根据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剖面形态和土壤性质的异同,对一定范围内(大至全世界或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农业生产单位)的土壤进行的类比和区分。一般将归并为若干分类单元,构成一个反映土壤间发生学关系的分类系统。
土壤分类是、制图和土壤资源评价的基础。它既可反映土壤间在形成上的联系和地理分布上的相对地位,又可为合理利用和改良土壤,充分发挥土壤的肥力潜力提供科学依据。土壤分类的完善程度是土壤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中国现行分类系统采用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或称变种)5级,并试行将成土过程和属性大致相同的土类归并为土纲(或称土类系列),作为更高一级的分类单元。土类至亚种的各级分类单元的含义分别如下述。
土类 在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剖面形态和土壤属性(理化及生物特性)方面有独特特征的土壤单元,是土壤高级分类的基本单元。土类与土类之间在上述各个方面有质的差异。
亚类 土类的续分单元。是在土类范畴内土壤之间的过渡类型。
土属 土壤分类单元中的过渡性划分单元,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主要根据母质、水文等地方性因素的差异进行划分。
土种 土壤基层分类的基本单元。它处于一定的景观部位,是土壤剖面性态特征在数量上基本一致的一组土壤实体。
亚种 或称变种,是土种的续分单元。主要根据土壤表层的质地变化、有机质的累积或耗损的程度,或底土有无特殊土层等状况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