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形:庭院栽培,常用“少主干形”一株只留2至3个主干,不同年度的分枝分布在主干上,使树体高大,单株产量高。集约化大面积园片栽培则采用“多主干丛生密集形”,一株上留有众多主枝,主枝和不同层次的分枝共同形成密集的树体。其优点是果枝密,能充分利用空间,单位面积效益高。
二、修剪:无花果的营养生长枝(即果枝)一般不宜过度修剪,以冬果为主的品种,结果母枝忌短截,以免影响产量;扦插苗顶端和冬季受冻害的干枯枝应及时剪除,选择新的徒长枝来代替;夏末秋初要及时追肥。防治病虫害;幼树生长旺盛的枝梢可摘心,剪留30至35厘米以激发副梢,当年结果。
对主、侧枝的延长枝适度短截;为保持各主、侧枝间的长势平衡,弱枝宜适当轻剪常留;对树冠内相互交叉或平行的大枝,应适当疏除,不使相互影响。由根际、大枝基部或伤口附近萌发的徒长枝,缺枝或有较大空间时可培养为结果母枝或用于更新,不能利用的应及早疏除。 无花果的1年生枝,除徒长枝外,几乎都可成为结果母枝而着生结果枝,如将结果母枝全部保留,则可因过于密集而彼此影响,应选优去劣,适当疏除过密枝和细弱枝有些品种的顶芽延伸以后,其下的几个芽,也可抽生长势较旺的新梢,可从中选留1~2个方位适宜、长势健壮的新梢,而将多余的疏除;但对萌发力弱的品种,则可不必疏除,而是通过短截,促使中、下部萌发新枝结果 防止结果部位过快地外移。以秋果为主的品种,其徒长性结果枝,着生果实较晚,且落果较重,在结果枝充足的情况下,这些徒长性结果枝可以疏除,但如结果枝数量不足,也可用于结果。成熟较早的品种,顶芽抽生的新梢上的果实成熟也早,果个也大,对这类结果枝一般不要短截。而对其他品种,则可不必特别注意保留,即是短截也不会影响产量。因为这类无花果的新梢,除基部1~2个芽较少发枝开花结果外,其余枝梢多能成花结果。
无花果的主、侧枝上的结果部位,会随着树龄的增长而逐渐外移,致使基部空虚。为稳定结果面积并延缓结果部位外移的速度,对长势弱的侧枝和辅养枝,可从基部疏除,促使潜伏芽萌发新梢,充实基部。这些由潜伏芽所萌发的新梢,当年也能成花结果,只是所结果实质量较差。无花果的新梢很易成花结果,所以,疏剪弱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复壮更新,而不单是为了促生新梢结果。
上一篇: 蛋鸡卵黄性腹膜炎的防治措施?
下一篇: 辣椒疫病的主要危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