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 苗圃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茎腐病、叶枯病。虫害主要是地老虎、金龟子等。
1. 根腐病
病原菌为镰刀菌。病菌从根部侵入,一般在 6 月份发生。使根部腐烂脱皮,木质部呈黑褐色,叶片逐渐萎蔫、干枯。排水不良、苗木过密的阴湿圃地发生率较高。其防治方法是 ① 及时拔掉病株烧毁; ②发病期用 70% 托布津 1000 倍液喷雾; ③ 及时排除积水,搞好间苗。
2. 茎腐病
病菌易侵入苗茎,有两种情况: ① 幼苗出土后苗木木质化程度低。尤其在无遮阴措施,不能及时浇水降低地表温度的情况下,更易感染。病菌侵入苗茎后,发生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引起茎部腐烂,呈猝倒状。一般发生在 6 月上旬。其防治方法一是及时浇水;二是连喷 3 次 800 倍多菌灵进行防治。 ② 7 月份左右,连续降雨和持续高温,使苗木茎部灼伤,苗木茎部变褐色,内皮层组织腐烂,逐渐扩展致根部,叶片逐渐死亡下垂。低洼易积水的苗圃地较易发生。其防治方法一是高温天气要搭阴棚在苗木行间覆草降低土壤温度,有条件的及时灌溉。阴雨天要注意排水,二是发病期间喷 1% 硫酸亚铁溶液,控制蔓延,三是防止人为碰伤苗木。
3. 叶枯病
黄色部位逐渐变褐坏死,病害初期叶先端变黄。逐步扩展为整个叶片变为褐色脱落。一般苗木生长过密、通风不良的苗圃地发生较严重。其防治方法是发病时喷多菌灵 800 倍液。
4. 虫害防治
①土壤消毒。对钙质土壤每 667 ㎡用过筛的农用硫酸亚铁细粉 15 ㎏或喷洒多菌灵和 2.5% 敌百虫粉 2.5 3 ㎏。对非钙质土用过筛的熟石炭粉 15 20 ㎏进行消毒;
② 堆青草拌敌敌畏等药液诱杀害虫。
下一篇: 豆科牧草白绢病的病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