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其他家禽 > 孔雀产蛋期的管理 其他家禽

孔雀产蛋期的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转群前的准备工作
育成期和后备种期结束以后,即转入产蛋期,在转入产蛋期以前,首先应把产蛋孔雀室冲洗干净,供水、供电、通风设施要检查维修,准备好防雨、保暖等措施,门窗玻璃要安装好,发现有鼠洞要填堵。这些工作准备就绪后,再对孔雀舍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转群前要对孔雀的育雏期、育成期以及后备种期的健康状况、发育水平、饲喂标准等情况有所了解和掌握。为使转群顺利,最好由后备种期的饲养员,将病、弱、残的孔雀挑出。
平面养殖的孔雀场所,要准备好栖架和产蛋窝。最好每3只雌孔雀设置一个产蛋窝。产蛋窝要放置在角落以及光线较暗的背光处。
准备好运输孔雀的工具,并对使用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安排好转群人员。对于需要长途运输的转群,冬季要选择晴天,夏季要选择阴天或早、晚进行。 .
采用笼养孔雀的,最好提前1~2周转群,这样可以使产蛋孔雀尽快熟悉和适应环境,形成新的群序,并及时进行产蛋期的疫苗接种。如果孔雀开始产蛋后再转群,孔雀对抓运以及新的环境产生不适应,就会使已开始产蛋的孔雀中途停止产蛋,有些孔雀还会造成卵黄落人腹腔,引发卵黄腹膜炎,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2.产蛋孔雀各阶段的饲养
(1)产蛋初期孔雀的饲养在孔雀的产蛋初期,要注意孔雀的采食量。夏天气温较高,如果没有降温措施,孔雀的食欲就会下降,采食量减少,营养供应不足,体重减轻,产蛋总量也会下降,蛋的重量也会减轻。冬季气温较低,如果没有增温保暖措施,孑L雀维持营养需求增加,采食量也会增加,造成饲料的浪费。因此,应根据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饲料配方。如果饲料没有及时改变,摄食能量过多就会使孔雀肥胖而影响到产蛋的总量,同时如果摄食量不足,也同样会影响到产蛋总量。
孔雀的产蛋初期,产蛋率上升较快,蛋重也逐渐增加,这时如果采食量跟不上产蛋的营养需要,孔雀就会被迫动用后备种期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其结果是体重增加缓慢(甚至会减轻),还会导致抗病能力下降,产蛋不稳等不良后果,同时还要注意同群的孔雀开产比较同步,如果在一群孔雀中有些孔雀开产早,而有些孔雀开产晚,这样的孔雀群不会有很高的产蛋高峰出现,因此,要通过控制光照,必须的断饲以及适度的限制饲料喂养,可使孔雀群开产同步。
检验产蛋期的饲料配方是否合理,除理论和经验资料相结合外,关键要看孔雀的产蛋率是否正常,孔雀的体重是否有减轻的变化,如果没有明显的变化,则说明给料量和提供的营养标准符合孔雀的生理需要,就没有必要更换饲料的配方。
(2)产蛋高峰期孔雀的饲养孔雀到了产蛋的高峰期,更要加强日常的管理。此间雌孔雀采食量增大,消化能力强,代谢旺盛,但由于产蛋多,生理压力比较大,抵抗力下降,极易生病。因此,要保证饲料的营养水平。另外正常的操作,已定的光照条件,都不要随意改变。在保证正常供水情况下,尽量保持舍内环境的安静,防止意外干扰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