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白菜型油菜早熟,易感染病毒病,产量低,而甘蓝型油菜比白菜型油菜显著抗病,且产量高。2。适期早播。早播油菜较晚播油菜病毒病严重,尤其是白菜型油菜。因此,应根据当地气候、油菜品种特性及蚜虫发生情况,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一般甘蓝型油菜在9月中下旬播种。3。加强苗期管理。油菜苗床地应远离十字花科蔬菜地,要土质肥沃,排灌方便。若天气干旱、土壤缺水时,及时灌水可以减轻病毒病。4。治蚜灭病。利用有翅蚜厌恶银灰色和白色的特性,可铺银灰色型塑料薄膜避蚜,蚜虫对黄色有趋性。可以在每亩油菜田插6-8块黄色诱蚜板诱杀蚜虫。油菜3-6叶期,选用40%乐果,50%马拉硫磷、50%灭蚜净、功夫等药剂防治蚜虫。在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0.5%抗毒丰菇类蛋白糖水剂300倍液,或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83增抗剂1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隔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防治的关键是预防苗期感病。
1、选用抗病品种:一般甘蓝型油菜比芥菜型、白菜型油菜抗病性强,而且产量高。同类型油菜品种间抗性差异也很显著,应选用适宜当地栽培的抗性较强的品种。
2、适时播种:冬油菜区油菜角果发育期病毒病的发生率会随播种期延迟而降低,主要由于月平均气温下降影响苗期传毒蚜虫数量,从而减轻发病危害程度。要根据当地气候、油菜品种特性及油菜蚜虫发生情况来确定播种期,既要避开蚜虫发生盛期,又要防止迟播减产。测报油菜病害大流行年,应推迟播期10-15天。
3、加强栽培管理: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抗性。做到苗肥施足、施早,避免偏施、迟施氮肥;结合中耕除草、间苗、定苗,拔除弱苗、病苗。同时,苗床土壤干燥时,应注意及时灌溉,以控制蚜虫的危害。此外,油菜苗床的选择应远离毒源寄生较多的十字花科蔬菜地、桃树及杂草丛生地,避免蚜虫频繁迁飞吸毒传毒。苗床周围可种植高秆作物,以减少迁飞有翅蚜。
4、防治蚜虫,控制病毒传播:彻底治蚜是防治油菜病毒病的关键。播种前应对苗床周围的十字花科蔬菜及杂草上的蚜虫进行喷药防治,以减少病毒来源。油菜出苗前至5叶期,对病毒病非常敏感,一旦发现,就要开始喷药治蚜,用50%辟蚜雾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隔10天喷雾1次,连续喷 2-3次。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茄科、葫芦科等蔬菜收获后,若发现有翅蚜迁飞,应立即喷洒速效性杀虫剂,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以迅速控制蚜虫。
采用黄板诱杀有翅蚜。利用银灰色塑料薄膜悬挂或平铺在苗床四周,可以驱避和阻止其向油菜幼苗上迁落。利用蚜虫天敌蚜茧蜂、草蛉、食蚜蝇及多种瓢虫治蚜,以切断传毒媒介。
上一篇: 一品红的别称有哪些?
下一篇: 石榴栽培技术的要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