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黏虫的防治方法? 小麦

小麦黏虫的防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小麦黏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冬季在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越冬,春、夏、秋季在我国长江中下游、黄淮海、华北、东北等主要麦区迁移危害。20世纪60~80年代危害严重,是小麦上的主要害虫。近年来,随着南方改变种植制度,很少种植小麦,使小麦黏虫的越冬基数大大降低,只是在黄淮海和东北等局部麦区还有零星危害。
防治方法:百株幼虫10头或每平方米5头时需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1 000~1 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加40%乐果乳油等量混合液1 200~1 500倍液喷雾。4.5%高效氯氰菊酯2 000~3 000倍液均匀喷雾;25%灭幼脲三号500~600倍均匀喷雾;25%敌·马乳油50~80毫升,对水15~30千克均匀喷雾。

百株幼虫10头或每平方米5头时需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1 000~1 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加40%乐果乳油等量混合液1 200~1 500倍液喷雾。4.5%高效氯氰菊酯2 000~3 000倍液均匀喷雾;25%灭幼脲三号500~600倍均匀喷雾;25%敌·马乳油50~80毫升,对水15~30千克均匀喷雾。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在成虫产卵盛期前选叶片完整、不霉烂的稻草8-10根扎成一小把,每亩30-50把,每隔5-7天更换一次,可显著减少田间虫口密度。幼虫发生期间放鸭啄食。物理防治。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效果非常好。药物防治。重发麦田,幼虫低龄期(2龄、3龄高峰期),选用25%天达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或2.5%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的杀虫双水剂200-400倍液,按每亩加水30-45千克均匀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