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精细整地,打好基础。采用机耕与人力相结合的方式,对玉米种植行抽沟合墒,把墒面做成w型(三高两低:墒边和墒中高,两种植行低)和“灯盏塘型(周边高、中间低),达到 “能蓄天上雨、可保地下墒、方便人工浇”的抗旱栽培要求。
第二,先蓄后用,适时播种。采用抽、拉、提、挑等方式,把山泉、河流水运送到地块,用薄膜制成的塑料袋储存备用。抢抓节令,于 3月15日 开始采用糟式育苗,3月26日开始带母体移栽, 4月10日前 种完成。
第三,优化模式,规范种植。推广间套种,发挥天变大、地变宽的高矮间种效能,增加播种面积、减少病害。玉米套马铃薯播幅为 2米 ,行距 0.5米 ,株距分别为0.2和 0.25米 ,密度分别为3300株和2700株,划线理墒,行向与公路(或机耕道)垂直。
第四,覆盖地膜,科学施肥。玉米种植区实行地膜全覆盖,每亩施有机肥 2000公斤 、专用肥 40公斤 、尿素 40公斤 作底肥。
1、种子准备: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杂交品种。
2、营养土准备:选用疏松、通透性好、肥沃的土壤。干细农家肥、适量复合肥和土一般以1:3体积比来配制营养土。
3、苗床选择:应选择通风向阳、土壤肥力中上砂夹粘性的土壤,以利于带土移栽。另外苗床的选择要排灌方便,靠近大田,土壤肥沃的地方。选好后精细整地,使其平整,用喃丹防治地下害虫,苗床面积根据塑料软盘的大小而定。
4、种子处理:在播种前两天,天气晴好时晒种2—4小时。然后用清水浸泡10—12小时再催芽1—2天。
5、播种:拍平拍紧苗床,排好秧盘,摆盘前浇足苗床底水,秧盘中放好营养土,用小木棍压1小孔,每一小孔播2粒种子,胚根向下,播后覆土盖好种子。种子播好后用洒水壶浇水,使每盘、每孔营养土都有足够的水分。
6、苗床管理:保持湿润,一旦干燥即浇水,出苗后1叶1心时在早上9点左右揭网炼苗,切忌中午高温时揭网。
7、适时移栽:玉米苗移栽时苗龄以4—5叶期为宜,最长不超过5叶期,取苗尽可能自然带土,浇足定根水。移栽时玉米幼苗根系不能化肥接触,以免死苗。
8、蹲苗:对于无水浇灌的地区,要等雨移栽,蹲苗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①控制水分:幼苗出土后,久晴不雨,在苗圃地上短期内不浇水或少浇水,防止高温高湿,幼苗徒长。②施用化控剂:幼苗2~3叶期,喷施“多效唑”一次,蹲苗效果可维护20天左右。
上一篇: 母猪发情后多长时间开始排卵?
下一篇: 大白菜炭疽病主要发生在什么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