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栽培茬口
一般10月中旬育苗,11月初定植,12月份开始上市。
二、育苗
1.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2.种子处理
(1)温汤浸种。将种子在55℃温水中,不断搅拌至30℃,继续浸泡6~8小时,将种子搓洗干净后催芽。
(2)药剂消毒。用10%磷酸三钠浸种10分钟,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0~30分钟,清水洗净后在30℃水中浸泡6~8小时后催芽。
(3)催芽。将处理好的种子用干净湿布包好,在25~30℃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30℃的水冲洗1~2次,70%以上种子露白后播种。
3.营养土配制。用肥沃的大田土6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4份,混匀过筛,每立方米营养土加腐熟捣细的鸡粪15公斤、过磷酸钙2公斤、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2公斤,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充分混匀备用。也可以选用优质商品基质进行穴盘育苗。
4.播种。每亩大田需苗床约25平方米。平畦育苗,畦宽1.2米。将基质或营养土装入营养钵或筒、袋中(直径和高均为10厘米),密排于育苗床上,浇透水,待水渗后,将种子播入,每钵1粒,覆土1.5~2厘米。
5.苗床管理。播种后至出苗,白天适宜温度25~30℃,夜间适宜温度16~18℃;出苗后至定植前,白天适宜温度20~25℃,夜间适宜温度10~15℃;定植前4~5天进行低温炼苗。苗出土后,一般不浇水,可覆土1~2次,每次厚0.2厘米左右。
三、整地、施肥、作畦
清除前茬的残枝、落叶、杂草,深翻25~30厘米,然后整平。一般结合整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000公斤,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
四、定植
1.定植时间。苗龄20天左右,2叶1心即可移栽定植.一般为11月初定植。
2.定植密度。大小行定植。大行90厘米,小行60厘米,株距40~45厘米,每亩定植2000~2200株。
3.定植方式。按种植行距起垄,垄高10~15厘米,垄上覆地膜。选晴天于垄上挖穴座水栽苗。
五、定植后管理
1.温度管理。定植后5~7天内一般不放风,如果气温超过30℃时,可在温室屋脊开放风口,少量放风。缓苗结束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最高不要超过30℃;夜间,前半夜13~15℃,后半夜10~11℃。植株坐果后,白天温度可适当提高到25~29℃,夜间温度控制在15~20℃。冬季低温弱光时,白天温度保持在23~25℃,夜间在10~12℃。连续阴天、雨雪天过后,因光照恢复,棚内温度要逐渐上升,不宜骤然升温,最高温度不要超过30℃,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在15~18℃。
2.光照管理。采用长寿流滴性强的农用薄膜覆盖。冬季在日光温室后墙内侧张挂反光膜,增加棚内光照强度。经常清扫薄膜上的碎草和尘土,保持棚膜的整洁,增强透光性。
3.水肥管理
(1)浇水。定植后浇一次缓苗水,水量不宜过大。缓苗到根瓜坐住前应控制浇水。根瓜长到10厘米大时浇一次水。根瓜采收后浇一次水。深冬季10~15天浇一次水,春季5~10天浇一次水。
(2)追肥。根瓜采收后,每亩随水冲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20~25公斤。以后结合浇水,隔一水冲施1次尿素6~8公斤、硫酸钾5~8公斤。结瓜期视长势情况,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
4.人工授粉。一般在上午8~10时雌花开放时,将雄花摘下,去掉花瓣,把整个雄蕊直接对放在雌花柱头上,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5.植株调整。一般采用单蔓整枝。及时摘除主蔓之外的所有侧枝。整个生育期及时打杈,摘掉畸形瓜、卷须及老叶,疏掉过多的雌雄花和幼果。
上一篇: 在盐碱地稻田内搞旱育秧有几种方法?
下一篇: 夏季如何喂养让猪长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