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牛结核病防治技术?

牛结核病防治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症状

  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10~45天,长的达数月。通常呈慢性经过。临床上有4种类型。

  1、肺结核:病牛病初有短促干咳,随着病程的进展变为湿咳,咳嗽加重、频繁,并有淡黄色粘液或脓性鼻液流出。呼吸次数增加,甚至呼吸困难。病牛食欲下降,日渐消瘦,贫血,产奶减少,体表淋巴结肿大,体温一般正常或稍升高。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2、淋巴结核:多发生于病牛的体表,可见局部硬肿变形,有时有破溃,形成不易愈合的溃疡。常见于肩前、股前、腹股沟、颌下、咽及颈淋巴结等。

  3、乳房结核:病牛乳房淋巴结肿大,常在后方乳腺区发生结核。乳房表面呈现大小不等、凹凸不平的硬结,乳房硬肿,乳量减少,乳汁稀薄,混有脓块,严重者泌乳停止。

  4、肠结核:多见于犊牛,表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下痢于便秘交替。继而发展为顽固性下痢,迅速消瘦。当波及到肝、肠系膜淋巴结等腹腔器官组织时,直肠检查可以辩认。

二、诊断

  本病常呈慢性经过,临床症状又多不明显,往往不易确诊。当牛发生原因不明的渐进性消瘦、咳嗽、肺部听诊异常、体表淋巴结慢性肿胀等,可怀疑有本病的存在。诊断牛结核病用结核菌素点眼最主要的特异性诊断方法 。它不仅用于疑似病牛的确诊,且能诊出隐性病牛。

  三、预防

  主要采取定期检疫,每年春、秋两季用结核菌结合临诊检查进行检疫,发现病牛按污染群对待;定期消毒,每年进行2~4次消毒。每次发现病牛或结核菌素阳性牛要进行一次大消毒;本病缺乏良好的疫苗,曾用卡介苗和鼠型结核菌种预防本病,虽都能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都欠理想。

  四、治疗

  发生阳性病牛后可用链霉素、异烟肼(雷米封)、对氨基米杨酸钠治疗。对病初期有所改善,但不能根治,而且疗程较长、费用大、因此治疗不是最可取的方法。尤其对开放性的结核病牛,淘汰处理为上策。在治疗的同时用5%来苏尔或3%甲醛液进行一次大消毒。

1病例处置

1.1 报告及初步处置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疑似病牛,应当及时向相关机构报告。相关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并确认后,应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发现疑似疫情,畜主应限制动物移动;对疑似患病动物应立即隔离。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开展实验室诊断,以排除疫情或确诊。

1.2 具体处置措施

1.2.1 扑杀

原则上应对患病动物全部扑杀,病死和扑杀的病畜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上市出售。

1.2.2 隔离

对受威胁的畜群(病畜的同群畜)实施隔离,可采用圈养和固定草场放牧两种方式隔离。

隔离饲养用草场,不要靠近交通要道,居民点或人畜密集的地区。场地周围最好有自然屏障或人工栅栏。对隔离畜群要进行结核病净化。

1.2.3消毒

对病畜和阳性畜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进行严格消毒。

饲养场的金属设施、设备可采取火焰、熏蒸等方式消毒;养畜场的圈舍、场地、车辆等,可选用2%烧碱等有效消毒药消毒;饲养场的饲料、垫料可采取深埋发酵处理或焚烧处理;粪便采取堆积密封发酵方式,以及其它相应的有效消毒方式。

1.2.4 流行病学调查及检测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源追踪;对同群动物进行检测。

2 预防控制及净化

要想彻底根除本病,必须采取以“监测、检疫、扑杀和消毒”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2.1 监测

监测对象为牛;监测比例为:种牛、奶牛100%,规模化养殖场肉牛10%,其它牛5%,疑似病牛100%。如在牛结核病净化群中(包括犊牛群)检出阳性牛时,应及时扑杀阳性牛,其它牛按假定健康群处理。

成年牛净化群每年春秋两季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各进行一次监测。初生犊牛,应于20日龄时进行第一次监测。并按规定使用和填写监测结果报告,及时上报。

2.2 检疫

异地调运的动物,必须来自于非疫区;调入的种用、乳用、役用动物应隔离饲养30天,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后,方可解除隔离、出具检疫合格证明。

2.3人员防护

饲养人员每年要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发现感染者应及时治疗。

2.4 防疫监督

结核病监测合格应为奶牛场、种畜场《动物防疫合格证》发放或审验的必备条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对辖区内奶牛场、种畜场的检疫净化情况监督检查。

鲜奶收购点(站)必须凭奶牛健康证明收购鲜奶。

2.5 净化

被确诊为结核病牛的牛群(场)应全部实施牛结核病净化,最终建立牛结核病净化群。具体措施如下:

2.5.1 牛群的监测

2.5.1.1 污染牛群的处理:应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该牛群进行反复监测,每次间隔3个月,发现阳性牛及时扑杀。

2.5.1.2犊牛应于20日龄时进行第一次监测,100~12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监测。凡连续两次以上监测结果均为阴性者,可认为是牛结核病净化群。

2.5.1.3凡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疑似反应者,于42天后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为阳性,则按阳性牛处理;若仍呈疑似反应则间隔42天再复检一次,结果仍为可疑反应者,视同阳性牛处理。

2.5.2 隔离

疑似结核病牛或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可疑畜必须隔离复检,待复检合格者方可解除隔离。

2.5.3 消毒

2.5.3.1 临时消毒:奶牛群中检出并剔出结核病牛后,牛舍、用具及运动场所等要进行严格消毒。

2.5.3.2 经常性消毒:饲养场及牛舍出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内置有效消毒剂,如3~5%来苏尔溶液或20%石灰乳等。消毒药要定期更换,以保证一定的药效。牛舍内的一切用具应定期消毒;产房每周进行一次大消毒,分娩室在临产牛生产前及分娩后各进行一次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