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它有盲肠球虫和小肠球虫之分,防治困难,对养殖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死亡率可高达80 %;肉鸡严重影响生长,蛋鸡影响产蛋量;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特别是梅雨季节更易发生,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千万不要忧虑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免疫预防:据报道,应用鸡胚传代致弱的虫株或早熟选育的致弱虫株给鸡免疫接种,可使鸡对球虫病产生较好的预防效果。亦有人利用强毒株球虫采用少量多次感染的涓滴免疫法给鸡接种,可使鸡获得坚强的免疫力,但此法使用的是强毒球虫,易造成病原散播,生产中应慎用。此外有关球虫疫苗的保存、运输、免疫时机、免疫剂量及免疫保护性和疫苗安全性等诸多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药物防制:迄今为止,国内外对鸡球虫病的防制主要是依靠药物。使用的药物有化学合成的和抗生素两大类,从1936年首次出现专用抗球虫药以来,已报道的抗球虫药达40余种,现今广泛使用的有20种。中国养鸡生产上使用的抗球虫药品种,包括进口的和国产的,共有十余种。
氯苯胍:预防按30~33 mg/kg浓度混饲,连用1~2个月,治疗按60~66mg/kg混饲3~7d,后改预防量预以控制。
氯羟吡啶(可球粉,可爱丹):混饲预防浓度为125~150 mg/kg,治疗量加倍。育雏期连续给药。
氨丙啉:可混饲或饮水给药。混饲预防浓度为100~125mg/kg, 连用2~4周;治疗浓度为250 mg/kg,连用1~2周,然后减半,连用2~4周。应用本药期间,应控制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B1的含量以不超过10 mg为宜,以免降低药效。
用加强氨丙啉预防,按66.5~133 mg/kg浓度混饲,治疗浓度加倍。强效氨丙啉和特强效氨丙啉的用法同加强氨丙啉,但产蛋鸡限用。
硝苯酰胺(球痢灵):混饲预防浓度为125 mg/kg, 治疗浓度为250~300 mg/kg,连用3~5d。
呋喃唑酮(痢特灵)可混饲或饮水给药。预防浓度为100~200 mg/kg, 连用1 周,停药2~3d,如此重复使用;治疗浓度为300~400 mg/kg,连用1周,再改用预防量。使用本药必需注意与饲料或饮水混合均匀。
莫能霉素:预防按80~125 mg/kg浓度混饲连用。与盐霉素合用有累加作用。
盐霉素(球虫粉,优素精):预防按60~70 mg/kg浓度混饲连用。
受毒害艾美耳鸡球虫强感染的发病雏鸡.排出血便,陷于睡眠状态.肉冠退色
受毒害艾美耳鸡球虫强感染的发病雏鸡.排出血便,陷于睡眠状态.肉冠退色
奈良菌素:预防按50~80 mg/kg浓度混饲连用。与尼卡巴嗪合用有协同作用。
马杜拉霉素(抗球王、杜球、加福):预防按5~6 mg/kg浓度混饲连用。
阿波杀:按40~60 mg/kg浓度混饲或饮水给药均可。
常山酮(速丹):预防按3 mg/kg浓度混饲连用至蛋鸡上笼,治疗用6 mg/kg混饲连用1周,后改用预防量。
尼卡巴嗪:混饲预防浓度为100~125mg/kg ,育雏期可连续给药。
杀球灵:主要作预防用药,按1 mg/kg浓度混饲连用。
百球清:主要作治疗用药,按25~30 mg/kg浓度饮水,连用2d。
磺胺类药:对治疗已发生感染的优于其他药物,故常用于球虫病的治疗。
常用的磺胺药有:
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SMD-TMP),磺胺喹恶啉(SQ),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DM),磺胺间六甲氧嘧啶(SMM,DS—36,制菌磺),磺胺二甲基嘧啶(SM2),磺胺氯吡嗪,磺胺增效剂—二甲氧苄氨嘧啶(DVD)或三甲氧苄氨嘧啶(TMP)
上一篇: 为什么有的油菜叫双低油菜?
下一篇: 苋菜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