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
黄瓜带苦味,是由苦味素引起的。 该物质以黄瓜瓜柄基部含量最高,并且可以遗传,其含量随不同类型、品种、栽培条件而不同。除个别黄瓜品种含苦味素较高外,在低温、高温、光照不足、氮素过多或不足、土壤缺水等情况都会增加黄瓜苦味。
1、选择优良品种
若将有苦昧的果实留作瓜种,其下一代生产出来的果实,仍会有苦味。所以,在黄瓜将要成熟时,要取部分表皮层品尝,选择无苦味的作种。另外,叶色深绿的黄瓜品种苦味素含量较高,因此,要尽量避免选用叶色深绿的品种多选叶色浅淡的品种留种。
2、合理施肥
少施氮肥 氮肥促使叶色浓绿,应少施。可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在施厩肥时不要混杂鸡粪,因鸡粪含氮量高,易使黄瓜味变苦。
施肥要少量多次,浓度宜淡不宜浓。吸收各种营养元素的变化动态与植株生长量的增长同步。
3、控制适温 采用塑料大棚保温栽培的,当地气温长期低于13℃时,黄瓜根系发育不良,对肥水的吸收能力减弱,根系苦味素增多,易产生苦味瓜。当棚内气味长期高于30℃时,养分消耗多积累少,也易导致瓜条中苦味素的积淀。
4、合理灌水
黄瓜根系入土浅,不能吸收深层水分,在气温较高、土壤水分较少的情况下,易使植株发生生理干旱,产生苦味瓜。在高温天气通过合理灌水以调节棚内小气候的湿度,保持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并做到少量多次,浇水宜在晴天早晨进行。
5、改善光照
增加株间光照,改善通风。蔓长30厘米以后进行,每隔3-4节绑1道。主蔓满架时进行摘心
6、棚内熏烟 幼苗2~3片真叶时,棚内放淡烟,密闭2~3昼夜,可使雌花增多,多结壮瓜,减少苦味素积淀。
关键是土壤、光照和温度环境引起
也就是土壤盐分较大,温度较低,影响根系的正常生理;光照不足影响了能量的生产,造成苦味素的积累
黄瓜苦味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于苦味素在瓜中积累过多所致,此病受特定温、湿小气候影响,主要集中在初花期的根瓜及盛花后期的瓜。
一、发病原因
1.品种。选择苦味瓜做种子,后代一定受到影响,一般叶色深绿的品种,苦味重。
2.水分。根瓜期控水不当干旱,易形成苦味瓜。
3.肥料。黄瓜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5∶2∶6,一旦氮肥偏高,或磷、钾肥不足,极易造成徒长,在侧、弱枝上出现苦味瓜。
4.温度。地温低于12℃,细胞的生理活动降低,使养分和水分吸收受抑制,造成苦味瓜。温度高于32℃的时间过长,呼吸消耗高于光合产物,营养失调也会出现苦味瓜。
5.植株衰弱。光照不足、伤根,以及真菌、细菌、病毒的侵染,或发育后期植株生理机能衰老,易造成苦味瓜。
二、防治方法
1.选用良种。尽量避免选用叶色深绿的品种,应选择叶色较浅的品种。
2.及时摘除无商品价值的畸形瓜。
3.平衡施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在基肥中每亩加50公斤过磷酸钙,提倡配方施肥技术,在盛花期遵循氮∶磷∶钾=5∶2∶6比例施肥,生育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液。
4.避免干旱,当气温较高,土壤水分较少时,要及时浇水。
5.调控温度在黄瓜生长的适宜范围内,一般在22℃左右,避开苦味形成的温度界限。
6.防止伤根。伤根会使黄瓜苦味加重,播种应用沙盘播种,起苗时尽量减少伤根,栽培应尽量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锄地时前期稍深,后期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