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经济 > 农业产品与市场 > 什么是无公害食品? 农业产品与市场

什么是无公害食品?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无公害食品,那么什么是无公害食品,请专家给予解读。

无公害食品,指的是无污染、无毒害、安全优质的食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农药、化肥和合成激素。。无公害食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优质农产品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所谓无公害食品,指的是无污染、无毒害、安全优质的食品,在国外称无污染食品或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我国又称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分为AA级和A级两种,其主要区别是在生产过程中,AA级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和人工合成激素;A级则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农药、化肥和合成激素。

在目前现实的自然环境和技术条件下,要生产出完全不受到有害物质污染的商品蔬菜是很难的。无公害蔬菜,实际上是指商品蔬菜中不含有有关规定中不允许的有毒物质,并将某些有害物质控制在标准允许的范围内,保证人们的食菜安全。通俗地说,无公害蔬菜应达到“优质、卫生”。“优质”指的是品质好、外观美,Vc和可溶性糖含量高,符合商品营养要求。“卫生”指的是3个不超标,即农药残留不超标,不含禁用的剧毒农药,其他农药残留不超过标准允许量;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一般控制在432ppm以下;工业三废和病原菌微生物等对商品蔬菜造成的有害物质含量不超标

指产地生态环境清洁,按照特定的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将有害物含量控制在规定标准内,并由授权部门审定批准,允许使用无公害标志的食品。无公害食品注重产品的安全质量,其标准要求不是很高,涉及的内容也不是很多,适合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和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对于多数生产者来说,达到这一要求不是很难。当代农产品生产需要由普通农产品发展到无公害农产品,再发展至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跨接在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之间,无公害食品是绿色食品发展的初级阶段,有机食品是质量更高的绿色食品。

无公害食品标准概述

无公害食品标准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技术依据和基础,是判定无公害农产品的尺度.为了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按照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消除不同标准差异,树立标准一致的无公害农产品形象,农业部组织制定了一系列产品标准以及包括产地环境条件、投人品使用、生产管理技术规范、认证管理技术规范等通则类的无公害食品标准,标准系列号为NY 5000。无公害食品标准框架见下图。

截止2008年底,农业部共制定无公害食品标准419个,现行使用标准281个。其中,现行使用的产品标准125个,产地环境标准22个,投人品使用标准7个,生产管理技术规程标准107个,认证管理技术规范类标准11个,加工技术规程9个。

无公害食品标准特点

无公害食品标准体现了“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思想。标准包括产品标准、投人品使用准则、产地环境条件、生产管理技术规范和认证管理技术规范五个方面,贯穿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所有关键控制环节。

无公害食品标准中的产品标准应用范围广,基本覆盖了包括种植业产品、畜牧业产品和渔业产品在内90%的农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监督检查提供了技术保障。

无公害食品标准注重标准间的协调性,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以及国外标准体系制定的原则基本协调一致。兽药、农药残留限量等同采用国家卫生标准、农业行业标准和有关文件。

无公害食品标准具有可操作性。产品标准、投人品使用准则、产地环境条件、生产管理技术规范和认证管理技术规范,促进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检测、认证及监管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无公害食品标准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一套标准。

 所谓无公害食品,指的是无污染、无毒害、安全优质的食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农药、化肥和合成激素。无公害食品标准主要包括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和农产品安全质量国家标准,二者同时颁布。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由农业部制定,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主要依据;农产品安全质量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无公害食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优质农产品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