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选择 挑选个大、核小、肉质厚的品种。白桃要白色或青白色,黄桃要求黄色或青黄色。成熟度达到八成左右。过生的放1~2天使用。
2.原料处理 首先剔去过生、腐烂、畸形、病虫及损伤果。选果实横径55毫米以上,按大小分成两级。用流动水除去表面污泥。用不锈钢刀沿缝对半切开,防止切偏。切分后将桃块浸在1~2%食盐水中护色,用圆形挖核器挖出桃核。
3.去皮漂洗 生产上多以浸碱法去皮。将桃块浸入90~95℃,浓度4~6%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30~60秒钟。然后用清水漂洗搓擦去皮,再将桃块倒入0.3%的盐酸溶液中,中和2~3分钟,再用1.5%的食盐水浸泡护色10分钟。用流水冲洗干净。
4.预煮、冷却 先在预煮水中加入0.1%柠檬酸,待水煮沸后倒入桃块,在95~100℃的热水中煮4~8分钟。以煮透而不变色为度。煮后立即用冷水冷透。
5.修整、装罐 用小刀割去桃块表面斑点及残留桃皮,使切口无毛边,核洼光滑,果块呈半圆形。修整好的桃块按不同色泽、大小分别装入清洁、消毒过的罐内。装罐量不低于净重的55%,装罐后立即注入热糖水。糖水中加入0.02~0.03%的维生素C,以抑制桃块氧化变色。
6.排气、封罐 热排密封,待罐中心温度达到75℃时立即趁热封罐。真空密封的真空度不低于60KPa。
7.杀菌、冷却 封罐后在沸水中煮10~20分钟,然后分段冷却。冷却至温度40℃为准。
(三)质量指标
糖水澄清透明,开罐时糖水浓度按折光计为14~18%。果肉重不低于净重的60%,果块大小均匀一致,允许稍有毛边。具有果实原有色泽和风味,无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