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鸡副伤寒怎么诊断?

鸡副伤寒怎么诊断?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诊断鉴别

根据临诊症状、剖检变化,结合病史分析可作出大致诊断,作为制定早期治疗或控制措施的基础。最后确诊取决于分离和鉴定病原体,整个过程需几天时间。盲肠内容物和盲肠扁桃体是最好的取样部位,嗉囊是所有年龄持续感染的可能贮存所。经卵传播的几乎只有在空肠可分离到病原体。垫料样品可用来检查鸡群的沙门氏菌感染。因为从粪便排菌是间歇性的,所以泄殖腔拭子培养的诊断意义不大。母鸡泄殖腔分离到病原体或从死于蛋壳内的胚中分离到病原体表明后代存在副伤寒临诊疾病。环境样品以产蛋箱垫料的分离率最高。用于病原体分离的其他样品有新鲜粪便、灰尘、孵化室内的羽绒毛、19~21日龄死亡胚的卵黄、1日龄雏的泄殖腔拭子、蛋壳和壳膜以及饲料。幼禽急性病例可直接取肝、脾、心血和肺等进行培养。

鸡副伤寒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可按规定的标准程序进行。病雏或死雏的新鲜器官可用来直接接种营养性琼脂平板或斜面,所有的粪样和处于分解状态的样品都应在选择性肉汤中增菌24~48h,然后再接种选择性琼脂。增菌培养的温度最好为42~43℃。用得最多的选择性增菌肉汤为四硫磺酸盐亮绿(BG)肉汤、亚硒酸盐BG磺胺肉汤和亚硒酸盐F肉汤。固体选择性培养基以BG琼脂最常用。从饲料等样品分离沙门氏菌时在移种选择性肉汤前应接种于乳糖肉汤进行前增菌。选择在琼脂平板上出现的典型菌落接种三糖铁和赖氨酸铁琼脂斜面,对呈典型反应者进行生化反应并作最后鉴定。

除了常规的分离鉴定方法以外,近年来不少学者在研究快速检测食品、饲料和临诊样品中沙门氏菌的新方法,其中以单克隆抗体和核酸探针为基础的检测沙门氏菌的诊断药盒在国外已有商品出售,在国内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这些检测试剂具有沙门氏菌的属特异性,展示了在检测沙门氏菌方面的应用前景。

血清学方法:经分离成纯培养并经生化鉴定的所有沙门氏菌均应进行血清型鉴定。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和成年带菌者尚未像检测鸡白痢和鸡伤寒那样被普遍接受或应用。因为副伤寒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很多,目前大多数血清学检测方法都是针对鼠伤寒沙氏菌的。其检测抗原为菌体O抗原,在美国是用不带鞭毛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菌株P-10制造的,该菌株含有O4、O5和O12,产生的抗原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敏感性。血清学方法有常量试管凝集试验(TA)、快速血清平板试验(SP)、快速全血平板试验(WB)、间接血凝试验(IHA)、微量凝集试验(MA)、微量抗球蛋白试验。血清学方法的缺点是:肠道带菌者可能没有血清学应答,阳性反应者的滴度波动也很大;只能检测少数的抗原型。在上述血清学方法中以MAG最可靠,敏感性最高,优于其他方法。

鸡副伤寒:伤寒沙门氏菌感染鸡的卵巢。可见像振子状的异常卵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