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条件:小麦干热风的气象指标是根据小麦灌浆期适宜的气象条件制定的。小麦灌浆期适宜的温度为20—22℃,25℃以上小麦植株蒸腾量增大,失水加速,灌浆速度加快,干物质积累提前结束,粒重降低。若日平均气温高于26℃,14时气温高于30℃,将不利灌浆。高于36℃,叶片过早死亡,灌浆中途停止。适宜的土壤含水量要维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75%,过于干旱,田间相对湿度低于30%时,将不利灌浆。各地研究结果大同小异,一般为:14时气温高于30℃,田间相对湿度低于30%,风力≧3米/秒时,即为轻型干热风过程;14时气温高于35℃,田间相对湿度低于25%,风力≧3米/秒时,即为重型干热风过程。
危害: 受干热风危害后,在外部形态上表现为颖壳灰白无光,芒尖干枯变白,麦芒张开的角度由小到大,旗叶退禄,凋萎,茎杆青枯,重者焦头炸芒,茎叶灰暗无光。干热风灾害的类型,主要有三类:1、高温低湿型:其特点是高温、干旱,有一定的风力,风加剧了干、热的影响,这种天气使小麦干尖、植株枯黄、麦粒干秕而影响产量。它是北方麦区干热风的主要类型。2、雨后枯熟型:其特点是雨后高温和猛晴,日晒强烈,热风劲吹,造成小麦青枯和枯熟。3、旱风型:特点是湿度低、风速大,但日最高气温不一定高于30度。
(1)重视农业科研投入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进行土壤改良、加深耕作层、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实行茎杆还田,增强土壤抗灾缓冲能力。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植树造林,建造防护林带,改善农田小气候。把路、田、林、河、渠、井等综合治理。共同构筑一个涵养水源、缓和旱情、减轻风速,增强农田抗灾保障能力。
(3)选育、应用抗干热风的良种,一般落黄好的品种都比较抗旱、抗干热风,目前推广的有周麦16号、周麦18号、周麦22号、泛麦八号、矮抗58、豫教1号、众麦1号、、泛麦5号、温麦18、温麦19、新麦18等。
(4)浇好灌浆水。浇好小麦灌浆水和麦黄水,可降低麦田近地表气温,提高田间湿度,确保小麦生育后期对水分的需要,是控制干热风危害最有效措施。注意有风停浇,无风抢浇。
(5)认真搞好“一喷三防” 主要推广应用烯唑或三唑酮醇+氟氯氰菊酯+多效唑或芸苔素+优质多元素叶面肥。
发生条件:小麦干热风的气象指标是根据小麦灌浆期适宜的气象条件制定的。小麦灌浆期适宜的温度为20—22℃,25℃以上小麦植株蒸腾量增大,失水加速,灌浆速度加快,干物质积累提前结束,粒重降低。若日平均气温高于26℃,14时气温高于30℃,将不利灌浆。高于36℃,叶片过早死亡,灌浆中途停止。适宜的土壤含水量要维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75%,过于干旱,田间相对湿度低于30%时,将不利灌浆。各地研究结果大同小异,一般为:14时气温高于30℃,田间相对湿度低于30%,风力≧3米/秒时,即为轻型干热风过程;14时气温高于35℃,田间相对湿度低于25%,风力≧3米/秒时,即为重型干热风过程。
危害: 受干热风危害后,在外部形态上表现为颖壳灰白无光,芒尖干枯变白,麦芒张开的角度由小到大,旗叶退禄,凋萎,茎杆青枯,重者焦头炸芒,茎叶灰暗无光。干热风灾害的类型,主要有三类:1、高温低湿型:其特点是高温、干旱,有一定的风力,风加剧了干、热的影响,这种天气使小麦干尖、植株枯黄、麦粒干秕而影响产量。它是北方麦区干热风的主要类型。2、雨后枯熟型:其特点是雨后高温和猛晴,日晒强烈,热风劲吹,造成小麦青枯和枯熟。3、旱风型:特点是湿度低、风速大,但日最高气温不一定高于30度。
发生条件:小麦干热风的气象指标是根据小麦灌浆期适宜的气象条件制定的。小麦灌浆期适宜的温度为20—22℃,25℃以上小麦植株蒸腾量增大,失水加速,灌浆速度加快,干物质积累提前结束,粒重降低。若日平均气温高于26℃,14时气温高于30℃,将不利灌浆。高于36℃,叶片过早死亡,灌浆中途停止。适宜的土壤含水量要维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75%,过于干旱,田间相对湿度低于30%时,将不利灌浆。各地研究结果大同小异,一般为:14时气温高于30℃,田间相对湿度低于30%,风力≧3米/秒时,即为轻型干热风过程;14时气温高于35℃,田间相对湿度低于25%,风力≧3米/秒时,即为重型干热风过程。
危害: 受干热风危害后,在外部形态上表现为颖壳灰白无光,芒尖干枯变白,麦芒张开的角度由小到大,旗叶退禄,凋萎,茎杆青枯,重者焦头炸芒,茎叶灰暗无光。干热风灾害的类型,主要有三类:1、高温低湿型:其特点是高温、干旱,有一定的风力,风加剧了干、热的影响,这种天气使小麦干尖、植株枯黄、麦粒干秕而影响产量。它是北方麦区干热风的主要类型。2、雨后枯熟型:其特点是雨后高温和猛晴,日晒强烈,热风劲吹,造成小麦青枯和枯熟。3、旱风型:特点是湿度低、风速大,但日最高气温不一定高于30度。
上一篇: 播种机的养护要点
下一篇: 茶树白星病怎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