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牛肝片吸虫病是如何发生的?

牛肝片吸虫病是如何发生的?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该病是肝片吸虫寄生在牛的肝胆管中引起的疾病。肝片吸虫呈棕红色,形状像柳树叶,俗称“柳叶虫”。成虫产的卵,随胆汁进入肠道,最后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虫卵在温暖的水中发育,在发育过程中,需要进入某些螺的体内繁殖一段时间,然后再从螺的体内跑出,成为有感染性的幼虫。附在草上或在水中。当牛吃草或饮水时,就可造成感染。而后幼虫穿透肠壁进行腹腔,从肝被膜进行肝内并定居于胆管;也可从小肠胆管口爬入胆管内。在胆管内经2-3个月就可发育为成虫,可生存3-5年,但并不排卵。低洼、潮湿、有死水泡子的草场,本病流行严重,感染率可达30-60%。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愿夏秋季较多见。?xml:namespace>

牛经常在低洼潮湿的草地放牧,而低洼潮湿的草地正是肝片吸虫虫卵发育最为适宜的环境。肝片吸虫的发育: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