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猪坏死杆菌病的临床症状是? 兽医兽药

猪坏死杆菌病的临床症状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猪坏死杆菌病,可因感染的途径和部位不同,临诊表现也有不同。总的来说,育肥猪或架子猪发生最多,仔猪次之,多发生口炎,母猪发生最少。

  1.坏死性皮炎 多见于架子猪和仔猪。其特征症状为猪的颈、胸侧、背部、臀、尾、耳、四肢下部等的皮肤及皮下发生坏死和溃疡。病初为皮肤上突起小丘疹,局部发痒,表面盖有一层干痂、质硬,痂下组织发生坏死,形成较大的囊状坏死区,坏死组织腐烂,积有多量灰黄色或灰棕色恶臭液体,并可从坏死皮肤破溃处流出,最后皮肤发生溃烂;少数严重病例,坏死深达肌肉,甚至波及骨骼。如果病猪四肢发病时,则高度跛行。有的病猪全身、或躯干、或背部大块皮肤发生干性坏死,如盔甲样覆盖体表,最后可脱离猪的背部。如果病变较轻,全身病症不明显,及时而有效的治疗,病猪还可治愈。也有的病猪发生耳及尾的干性坏死,最后脱落。猪的这两种干性坏死症状,在猪丹猪病例中,可能看到。

  如果猪的坏死转移到内脏器官,发生转移性坏死灶时,或有某种病继发感染时,病猪则出现全身性症状,如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食、体温升高等,特别严重病例,还可引起死亡。

  母猪还可以发生乳头和乳房皮肤坏死,甚至乳腺坏死,并出现相应的临诊表现。

  2.坏死性口炎 坏死杆菌侵害受伤的口腔黏膜,可发生坏死性口炎,仔猪多发。病初仔猪厌食、体温升高、流涎、口臭、流鼻液和气喘;检查口腔时,可见舌、齿龈、上颌、颊部、喉头等处黏膜有假膜形成,灰褐色或灰白色,易剥脱,剥离后可见不规则的溃烂面,容易出血。发生在咽喉部时,病猪不能吃食和吞咽,呼吸困难,下颌水肿。如果病变蔓延到肺部或坏死物吸入肺内,可形成化脓性肺炎,常导致病猪死亡。

  3.坏死性肠炎 病猪临诊上表现为严重腹泻,病猪逐渐消瘦等全身症状。常可排出带脓样黏稠稀便,或混杂坏死黏膜,恶臭。剖检死猪时,可见肠道黏膜坏死和溃疡,溃疡表面覆盖坏死假膜,剥离后可见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的溃疡灶。此病常与猪瘟、猪副伤寒并发或继发。

  4.坏死性鼻炎 猪单独发生者少,但以仔猪和育肥猪多发。病猪表现为咳嗽,从鼻孔流出脓性鼻液,减食,呼吸困难,鼻黏膜发炎、溃疡,表面覆盖有黄白色假膜。病猪或有腹泻,消瘦,或见病猪死亡。

  5.坏死性蹄炎 在羊、牛、马、鹿发生较多。猪单独发生者少,可因猪舍潮湿、粪污、泥泞,且有某种刺扎伤时,才可能发生。患口蹄疫的病猪,常可继发坏死性蹄炎,蹄部坏死、溃烂,跛行或不能站立,重者导致蹄匣脱落,最后被淘汰。

    症状:

    坏死性皮炎仔猪和架子猪发生于颈部、体侧、臀部皮肤,耳根、尾、乳房等部位皮肤可见多发性坏死,出现溃疡。病初创口很小,附有少量脓汁或盖有干痂,触之硬固肿胀,无热无痛。随后痂下组织坏死溶解,形成灰黄色或灰棕色恶臭液体,从创口流出。创口边缘不整齐,创底不平。有的病猪大片皮肤干性坏死。病猪不安,吃食减少,腹泻、消瘦、舌、齿龈、颊及扁桃体出现溃疡,上面附有伪膜或痂皮,下有淡黄色的化脓坏死性病变,气味特别腥臭,严重的病后4-10天死亡。

    临诊特征 根据受害组织部位不同,有以下几种:

      ①坏死性皮炎: 仔猪 和架子猪常见,以体表皮肤与皮下发生坏死和溃疡为特征。

      ②坏死性口炎:多发生于仔猪。

      ③坏死性鼻炎:可见于仔猪和架子猪。

      ④坏死性肠炎:常与副伤寒、猪瘟等病并发或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