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肉牛常用疫苗的用法 兽医兽药

肉牛常用疫苗的用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牛瘟兔化活疫苗

疫苗特性。鲜红色、细致均匀的乳液,静置后下部稍有沉淀,但不至于阻塞针孔。冻干苗为暗红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迅速溶解成红色均匀混悬液。接种后14天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保护期1年。

使用方法。皮下或肌内注射。液体苗用前摇匀,不论年龄、体重、性别,一律注射1毫升。冻干苗按瓶签标示用生理盐水稀释,不分年龄、体重、性别,一律注射1毫升。

注意事项。随配随用,暗处保存且不能超限,15℃以下,24小时有效;15~20℃,12小时有效;21~30℃,6小时有效。临产前1个月的孕牛、分娩后尚未康复的母牛,不宜使用;个别地区有易感性强的牛种,应先做小区试验,证明安全有效后方可推广使用。

二、口蹄疫疫苗

牛用口蹄疫疫苗有活疫苗和灭活苗两种,即口蹄疫O型、A型活疫苗和牛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1.口蹄疫O型、A型活疫苗。疫苗特性。暗红色液体,静置后瓶底有部分沉淀,振摇后成均匀混悬液。注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保护期4~6个月。

使用方法。充分振摇后皮下或肌内注射。12~24月龄的牛每头注射1毫升;24月龄以上的牛每头注射2毫升。经常发生口蹄疫的地区,第一年注射2次,以后每年注射1次即可。

三、牛巴氏杆菌病灭活菌苗

疫苗特性。静置后上层为淡黄色澄明液体,下层为灰白色沉淀,振摇后成均匀乳浊液。主要用于预防牛出血性败血症(牛巴氏杆菌病)。注射后20日产生可可靠的免疫力,免疫保护期9个月。

使用方法。皮下或肌内注射,体重100千克以下的牛,注射4毫升,100千克以上的牛,注射6毫升。

四、布鲁氏菌病19号活疫苗

疫苗特性。白色或淡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入稀释剂后,迅速溶解成均匀的混悬液。用于预防牛的布鲁氏菌病,只用于母牛。注射后1个月产生免疫力,免疫保护期6年。

使用方法。应在6~8月龄(最迟1岁以前)注射1次。必要时,在18~20月龄(即第一次配种期)再注射1次。颈部皮下注射5毫升。使用时,先用消毒后的注射器注入灭菌缓冲生理盐水,轻轻振摇成均匀混悬液,再用注射器将其移置于灭菌瓶中,按照瓶签标明的剂量加入适量生理盐水,稀释至每毫升含活菌120亿~160亿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