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马铃薯 > 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病规律与症状? 马铃薯

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病规律与症状?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为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块茎。

1、叶片病初叶上现褐黑色的小斑点,然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同心轮纹,与健康组织有明显的界限,多为卵圆形或多角形,病斑为干枯斑点,不呈现水浸状,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整个叶片枯死。天气潮湿时,病斑上生黑色绒毛状霉层。植株下部的叶片先发病,再向上部蔓延。

2、叶柄和茎秆受害,多发生于分枝处,病斑长圆形,黑褐色,有轮纹。

3、块茎很少发病,一旦受侵后,薯皮上出现略下凹,边缘清楚的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下的薯肉呈现褐色、干腐。潮湿时,病斑上均可生黑色霉层。

侵染循环

病原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或带病薯块上越冬。第2年种薯发芽病原即开始侵染,病苗出土后,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多次再侵染使病害蔓延扩大。病原发育温限1~45℃,26~28℃最适。

发生特点

病原易侵染老叶片,遇有小到中雨,或连续阴雨,或湿度高于70%,或土壤缺肥、植株生势差,或偏施氮肥和磷肥,瘠薄地块及肥力不足该病易发生和流行。增施钾肥可减轻发病。高温多湿,阴雨多雾,植株生长衰弱,有利于早疫病的蔓延和侵染,发病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