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耕作措施
第一、采取秋耕,秋收作物收获后的土壤耕作。一般深18-25厘米,以改善耕层的理化,生物状况,保蓄雨水,提高肥力,清除杂草和减少病虫发生。
第二、采取中耕,作物生育期中在株行间进行的表土耕作。采用手锄、中耕犁、齿耙和各种耕耘器等工具。中耕可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促进好气微生物活动和养分有效化、去除杂草、促使根系伸展、调节土壤水分状况。中耕的时间和次数因作物种类、苗情、杂草和土壤状况而异。在作物生育期间,中耕深度应掌握浅-深-浅的原则。
第三、采取镇压,压紧播种后的垄或植株行间的土壤
2.地面覆盖 薄膜覆盖 秸秆覆盖:利用秸秆覆盖可以充分将秸秆中的有机质转换到土壤中,经济又环保。
3 灌溉措施
第一、喷灌:用专门的管道系统和设备将有压水送至灌溉地段并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洒到田间的一种灌溉方法。
第二、滴灌:用专门的管道系统和设备将低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缓慢地滴到作物。
第三、渗灌:通过工程设施浸润地面以下作物根部土壤的灌水方法。
上一篇: 榴莲有什么功效与价值?
下一篇: 水稻壮秧的形态特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