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韭菜 > 春季大田韭菜管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韭菜

春季大田韭菜管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春季是施肥的最好季节,韭菜生长期很长,需要大量肥料供给。所以春季要开沟施足一年的有机肥。最好有豆饼芝麻饼棉籽饼等长效全能肥料掺和有机肥施到沟里(深度15——20厘米,稍微刨伤到根系也不怕),然后覆土踩实,松土,平整畦子,清除枯叶,表面撒上沙子2厘米,有利于割韭菜,长韭菜茎。如果天气暖和不结冰,可以大水浇透一次,防止施肥后“透风”。

韭菜是多年生蔬菜,定植后当年和后几年的生长发育状态不同,栽培管理也不相同。
定植当年的管理  定植当年的韭菜应培养健壮的株丛,长成强大的吸收和同化器官,既可积累养分顺利越冬,又为以后几年的生长发育、高产稳产打下基础。所以定植当年不能收割,而着重养根壮秧。 
(1)浇水追肥 韭菜在炎夏定植,天气炎热,蒸发量大,应及时浇定植水并覆盖遮阳网,视土壤湿润情况连续浇水2~3次,以保证幼株成活。定植后10余天,当幼株发出新根、新叶时,再浇一次水,而后中耕蹲苗。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渍,以免烂根死苗。入秋以后,天气转凉,气温多在14℃~24℃之间,且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正是韭菜叶片生长的适期和旺期。分蘖力较强,是韭菜生长的重要时期,应加强肥水管理。结合浇水追肥3次,每次每666.7平方米施尿素 15~20千克,最后一次施稀粪水,以满足韭菜生长发育所需,使植株健壮,增加养分积累和耐寒力,便于安全越冬。
(2)中耕除草 韭菜地易发生草荒,尤其是炎夏高温多雨季节,杂草旺盛生长,与韭菜争夺阳光和养分,危害甚大,应及时清除,一般在蹲苗前中耕一次,耕深3厘米左右。以后还应在韭菜生长期间除草2~3次。不便于中耕松土的地块,应随时拔除杂草。  (3)保温防冻 韭菜越冬能力的强弱,除与冬前养分的积累有关外,还与严冬寒风侵袭有关。如果在韭菜垄上覆盖稻草和遮阳网,有利于防霜冻和雪压。对越冬和翌年返青均有较好的效果。
2.定植第二年以后的管理  韭菜进入第2年以后,可以多次收割,每收割一次都要追肥,以促成新叶和分蘖生长。韭菜的田间管理应以培苗壮根为中心,使植株生长旺盛,年年高产。  
春季管理 开春后应及时清除地上部分的枯叶杂草,整理畦埂,使植株基部能较好地接受阳光,选晴天追一次腐熟稀粪水,促进新芽萌发、嫩叶生长。 3~4天后中耕松土一次,再浇一次肥水,可提高春韭品质,随后收获。早春气温低,蒸腾量小,浇水肥时间和量的大小要根据天气和土壤湿润及苗情而定。每次收割后都中耕松土,搂平畦面,并随植株的生长,逐步培土。  
韭菜只有养好根,才能长势旺、分蘖多、寿命长、产量高、品质好。所以韭菜除施用底肥外,还需“刀刀追肥”,即每次收割后都要追肥1~2次,以补充养分,促进生长。追肥应在收割后3~4天进行,待收割的伤口愈合,新叶长出时施入,忌收割后立即追肥造成肥害。追肥应以速效氮肥和人粪尿为主,可随水施入或开沟施入。稀粪水必须充分腐熟,以防蛆害。  
3年以上的植株,还需进行培土等特殊管理。韭菜根系有生长“跳根”的特性。逐年培土能促进新根生长,延长植株生长,防止植株倒伏。培土应在开春后、新叶萌发前进行,培土厚度随跳根的高度而定,一般每年培土3~4厘米。培土要求土质肥沃,物理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