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中后期是玉米由营养生长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尤其是进入穗期阶段,玉米生长发育最旺盛,吸肥量也最大,是玉米一生当中最重要的管理时期。经过我们多年的田间试验,总结出以下五个要点:?xml:namespace>
1、中耕培土。中耕培土可促进气生根发育、防止倒伏、利于排灌、掩埋杂草,在大风多雨地区或大风多雨年份效果显著。培土时间应在封垄前进行,培土高度一般为7—8cm高植株抗倒能力。为防倒伏可在抽雄前用玉米健壮素等进行化控。
2、科学浇水。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特点,在玉米抽雄、开花、灌浆期遇旱要及时进行浇水,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和高产对水分的需求。尤其是抽穗开花期,对干旱反应敏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这一时期如遇干旱,影响玉米抽雄、授粉,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在此期如遇伏旱必须及时浇水。
3、分期追肥。为了更好的延长肥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结合中耕采取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期追肥的方法。春播玉米采取“前轻后重”的原则,重施大喇叭口肥,第一次在拔节期追施尿素10公斤,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15公斤;夏播玉米本着“前重后轻”的原则,重施拔节肥,一般亩施尿素20-25公斤。后期视苗情,酌情补施一定量的氮肥,以满足玉米后期灌浆对养分的需求,促进籽粒饱满。施肥时采用开沟或穴施,结合浇水或趁降雨前追施,以提高肥效。
4、加强雨后管理。夏季降雨较多时,易造成田间积水,形成涝害,土壤易板结,雨后要及时进行田间排水防涝,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肥等进行叶面追肥。
浇水排渍:玉米进入拔节期抗旱耐渍能力差,以土壤水分保持在20%左右为宜。如遇秋雨绵绵,要及时清沟排渍,降低地下水,排除地面水,沥干潜层水,以免根系生长受阻。
中耕松土除草:中耕有利于除净田间杂草、疏松土壤、调节土壤水分,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抗旱耐渍能力。
巧施拔节肥:秋玉米拔节肥施用要早,并掌握“小苗、弱苗、黄苗多施,壮苗、大苗少施,僵苗增施磷钾肥”的原则。一般亩用尿素8公斤兑水浇施,对僵苗、黄苗还要加施磷、钾肥各5公斤。施肥后及时冲行,防止养分流失和玉米倒伏。
重施攻苞肥:秋玉米的需肥规律具有两头少、中间多的特点,尤其是拔节后至乳熟期需肥量最大,即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20天是鲜食秋玉米的需肥高峰期。一般在出苗后30—40天亩施碳铵40—50公斤或尿素15—18公斤,雨后根旁开穴深施,施后覆土。
防治病虫:秋玉米主要是防治玉米螟和纹枯病
上一篇: 助消化药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下一篇: 白菜莲座期注重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