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防重于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实行轮作。有条件的地方,提倡西瓜与禾本科等作物进行3-4年以上轮作,恶化病菌生存环境,控制病菌基数。
(2)合理施肥。减少氮肥用量,增施钾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禁用病残体沤制的未腐熟的肥料,采取配方施肥,定期喷施叶面肥,增强抗逆性。
(3)选用抗病良种。如西农八号、京抗1号、抗病京欣、丰乐1号等品种。
(4)嫁接防病。利用南瓜或葫芦作砧木,在西瓜2~3叶期进行嫁接减少枯萎病的发生,既抗病又增产。
(5)加强田间管理。采用深沟高畦栽培,浇水在晴天上午进行,切忌大水浸灌,雨后及时排水,西瓜缓苗后及坐瓜后,及时追施促壮肥、膨果肥。另外,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带出田外。
2、化学防治
(1)种子处理。选用0.1%高锰酸钾或50%多菌灵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40%甲醛200倍液,浸种20-30min,洗净后催芽播种。
(2)苗床消毒。用40%五氯硝基苯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20%敌克松原粉1kg加土200kg撒入苗床或定植穴中,隔2-3天播种。
(3)大田防治。发病初期出现零星病株时用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70%敌克松10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绿享一号2000倍液进行灌根,每穴0.3-0.5kg,5-7天1次,连灌2-3次。
发生原因 西瓜枯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西瓜尖镰孢菌侵染所致。病菌在土壤中和未腐熟的带菌肥料中越冬,在离开寄主的情况下,能存活5-6年,部分病菌可存活10年以上。西瓜枯萎病菌主要通过根部伤口或根毛顶端细胞间隙侵入,先在寄主管壁细胞间和细胞内生长,然后进入维管束,在导管内发育,病菌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分解破坏细胞,使导管内积累果胶类物质,堵塞导管,影响水分运输,引起植株萎蔫。该病主要靠含菌土壤传播,重茬种植,土壤中病菌多,病株率可达70%左右,病残体及病粪,种子亦可传病。 防治西瓜枯萎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嫁接换根,用葫芦或新土佐等高抗枯萎病的葫芦科作物做砧木嫁接西瓜品种,只要注意彻底断掉西瓜根,苗子栽植时,不使嫁接口部位与土壤接触,就会有效地防止西瓜枯萎病的发生。 药物防治有: 方案1:使用“青枯立克”600倍液进行定植穴灌,株用量500ml左右,连灌2-3次,间隔时间为7—10天。 方案2:将“青枯立克”按800倍液随还苗水对往年发病区及病区外延3米得区域进行漫灌1次,其余600倍液穴灌,间隔7-10天,再进行一次全部穴灌,株用量500ml左右。 方案3:将“青枯立克”50ml兑水15公斤,复配恶霉灵15克或百菌清15克或噻菌酮15克,进行穴灌,每株灌药300—500ml,7—10天穴灌1次。 方案1:使用“青枯立克”400倍液进行定植穴灌,株灌500ml左右,连灌2天, 间隔5天,再穴灌1—2次。 方案2:将“青枯立克”按500倍液稀释,对发病区域及病区扩大3米得区域采用小区域漫灌,其余600倍液穴灌,间隔7-10天,再进行一次全部穴灌,株用量500ml左右。 方案3:将“青枯立克”60ml,复配恶霉灵30克或百菌清30克或噻菌酮25克,进行小区域漫灌,间隔5—7天再穴灌1—2次;或进行穴灌每株灌药500ml,连灌2天,5—7天再穴灌1—2次。 备注:此阶段采取“上喷下灌”的治疗方法,防治效果更佳,在灌根的同时,将青枯立克按450倍液稀释,喷施叶片和茎基部,间隔3—5天,连喷2次,)
1\发生原因 西瓜枯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西瓜尖镰孢菌侵染所致。病菌在土壤中和未腐熟的带菌肥料中越冬,在离开寄主的情况下,能存活5-6年,部分病菌可存活10年以上。西瓜枯萎病菌主要通过根部伤口或根毛顶端细胞间隙侵入,先在寄主管壁细胞间和细胞内生长,然后进入维管束,在导管内发育,病菌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分解破坏细胞,使导管内积累果胶类物质,堵塞导管,影响水分运输,引起植株萎蔫。该病主要靠含菌土壤传播,重茬种植,土壤中病菌多,病株率可达70%左右,病残体及病粪,种子亦可传病。
2、 防治西瓜枯萎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嫁接换根,用葫芦或新土佐等高抗枯萎病的葫芦科作物做砧木嫁接西瓜品种,只要注意彻底断掉西瓜根,苗子栽植时,不使嫁接口部位与土壤接触,就会有效地防止西瓜枯萎病的发生。
3、 药物防治有: 方案1:使用“青枯立克”600倍液进行定植穴灌,株用量500ml左右,连灌2-3次,间隔时间为7—10天。 方案2:将“青枯立克”按800倍液随还苗水对往年发病区及病区外延3米得区域进行漫灌1次,其余600倍液穴灌,间隔7-10天,再进行一次全部穴灌,株用量500ml左右。 方案3:将“青枯立克”50ml兑水15公斤,复配恶霉灵15克或百菌清15克或噻菌酮15克,进行穴灌,每株灌药300—500ml,7—10天穴灌1次。
方案1:使用“青枯立克”400倍液进行定植穴灌,株灌500ml左右,连灌2天, 间隔5天,再穴灌1—2次。
方案2:将“青枯立克”按500倍液稀释,对发病区域及病区扩大3米得区域采用小区域漫灌,其余600倍液穴灌,间隔7-10天,再进行一次全部穴灌,株用量500ml左右。
方案3:将“青枯立克”60ml,复配恶霉灵30克或百菌清30克或噻菌酮25克,进行小区域漫灌,间隔5—7天再穴灌1—2次;或进行穴灌每株灌药500ml,连灌2天,5—7天再穴灌1—2次。
备注:此阶段采取“上喷下灌”的治疗方法,防治效果更佳,在灌根的同时,将青枯立克按450倍液稀释,喷施叶片和茎基部,间隔3—5天,连喷2次。
①实行轮作倒茬,及时拔除病株。发生过西瓜枯萎病的田块,最好间隔三年以上再种西瓜。发病病株立即拔掉烧毁,并在病株穴中灌入20%的新鲜石灰乳,每穴灌药液500毫升。
②选用抗重茬的西瓜品种,也可用葫芦做砧木嫁接西瓜苗。
③加强栽培管理:瓜地要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壤土地。雨后要注意排水,防止积水成涝。浇水最好沟浇;采用细水渗灌,不要大水漫灌。施足底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防止偏施氮肥,特别是结瓜期更要控制氮肥的用量,以引起蔓叶徒长,诱发枯萎病。
4预防用药:
1、苗床喷雾或随水漫灌:①苗床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50ml兑水15公斤,进行大水量喷雾,喷透。②若随水漫灌:苗床浇水时,当水存量似有非有时,使用青枯立克100ml兑水15公斤喷雾即可。
2、定植移栽时或定植缓苗时:使用青枯立克50—100ml兑水15公斤进行全面灌根1次。
3、缓苗后7—10天:使用青枯立克100ml兑水15公斤,进行全株喷雾。
4、当瓜生长到1-2斤重时:使用青枯立克100ml+大蒜油15ml兑水15公斤,灌根或进行全株喷雾。
治疗用药:
发病初期:发现病株,立即使用青枯立克100-150ml+大蒜油15ml,兑水15公斤进行灌根同时喷雾,3天1次,连用2-3次;病情控制后,转为预防。
发病中期:使用青枯立克150-200ml+大蒜油15-30ml,兑水15公斤进行均匀灌根同时喷雾,3天1次,连用2-3次;病情控制后,转为预防。
一、治疗用药
初期:发现病株,立即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100-150ml(使用量根据预期发病情况、重茬严重程度而定)+大蒜油15ml进行灌根同时喷雾,3天1次,连用2-3次;病情控制后,转为预防。
发病中期:青枯立克150-200ml(使用量根据发病程度、重茬严重程度等决定)+大蒜油15-30Ml+恶霉灵或恶霉锰锌或申嗪霉素等内吸性药剂进行均匀灌根同时喷雾,3天1次,连用2-3次;病情控制后,转为预防。
备注:为使植株快速生根,建议复配生根剂——根基宝,每桶水添加50ml。
2、灌根区域、用量:
灌根区域:新地块发现死棵,重点灌得发病区及发病区3-5米内植株。老棚区因重茬严重,病原菌多,建议全部灌根2次。
用药量:苗期2-3两;成株期4两-1斤,以灌透为目的,具体根据植株大小、土壤干湿度而定。
上一篇: 中药材黄芪栽培生产中要注意哪些事项?
下一篇: 如何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根结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