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马铃薯 > 春季马铃薯收获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马铃薯

春季马铃薯收获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马铃薯食用块茎最适的收获期应是马铃薯植株生长停止,茎叶大部分枯黄时,这时块茎容易与匍匐茎分离,周皮变硬,干物重最大。一般商品薯应考虑这些情况,尽量争取较高的产量。但有的时候不一定按生理成熟期进行收获。如结薯早的品种其生理成熟期需3个月,但在2个月内块茎已达到市场要求,即可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早收,这是因品种而异的早收。另外,秋末早霜或雨季来临,或轮作安排,虽然块茎尚末达到生理成熟,但也不得不早收。作种用块茎应提前一星期左右收获,以减轻生长后期不利气候的影响。收获前应选择晴天,先刈割茎叶和清除田间残留的枝叶,以免病菌传播。收获时,应避免损伤薯块,以及避免块茎在烈日下曝晒,以免引起芽眼老化和形成龙葵碱毒素,降低品质。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二季作区春薯留种,必须在有翅蚜虫大量迁飞之前收获,或及时把薯苗割掉,防止蚜虫大量传播病毒,才能保证种薯质量。

  收获盛放马铃薯多采用条筐或塑料筐装运,最好不用麻袋或草袋,以免新收的块茎表皮擦伤。收获方式可用机械收获,也可用木犁翻或人力挖掘等。不论什么工具,都须注意不能大量损伤块茎,收获也要彻底,不能将块茎大量遗漏在土中。用机械收或畜力犁收后应再复查或耙地捡净。

  收获时要先收种薯后收商品薯,品种不同,也须分开收获。特别是种薯不能随便混杂,应绝对保持纯度。

  收获的块茎要及时运回,不能放在露地,更不宜用薯苗遮盖,要防止雨淋日晒,以免腐烂和薯皮变绿。

  预贮场所应宽敞,刚收获的块茎湿度大,堆高不宜超过1米,食用块茎应尽量放在阴暗通风处。入窖前去掉病、烂、损伤、虫咬的块茎。预贮时间约15~20天,使块茎表面水分蒸发,擦伤表皮愈合后入窖贮藏。

春季马铃薯收获以上午10点钟以前下午3点钟以后进行为宜。随刨收随运,严防块茎在田问受阳光曝晒,以免块茎灼伤,造成贮藏期烂薯。中午运输不完,块茎在田间应集中成较大的堆,用马铃薯茎叶盖严盖厚,严防曝晒。大面积收获应先割秧子,然后用犁冲垄,将块茎翻出地面,进行拣拾。为防止士埋住块茎,应隔行进行犁收。犁面应改装固定,使土和块茎向两边翻。收完后用耙再耙一遍进行复收。小面积收获可以进行人工刨收,收获、运输、装卸、入窖要小心,不要碰破薯皮,以利贮藏。
  马铃薯薯块在运输或入窖前应严格挑选,凡病薯、破伤善、裂薯、虫孔薯、畸形薯、混杂薯、雨淋后的薯、太阳曝晒过的薯都应拣出,不能入窖贮藏。入窖贮藏的薯块应将不同品种、种薯、商品薯(食用薯)分开贮藏,严防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