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大棚蔬菜遇到连阴天如何管理? 其他蔬菜

大棚蔬菜遇到连阴天如何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深翻耕地

棚中耕地深度应在30厘米以上。如果没有机械翻耕条件,定植前结合整地施用含益生源中微量元素生物菌肥。它里的有机质和有益菌,能促使30-50厘米深的土壤疏松通透,加强根系呼吸能力,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浇水后水分迅速渗到土壤下层,地表面不积水,不会发生涝害;干旱时,土壤下层有蓄水,不易发生旱害。减少了浇水次数,避免了在连续阴雨天中必须浇水带来的增加空气湿度的弊端。

控水除湿

大棚蔬菜自始至终都要严格控制浇水,尤其在低温寡照天气,浇水要严格控制浇水量,少浇或不浇,浇水间隔时间适当拉长,应以浅水浇灌或滴灌为宜。浇水后的头两天,易引起棚内湿度加大,应注意合理通风降温,防止诱发病害。棚中覆盖地膜,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通风一般在中午气温较高时为宜。不能通风时,可采取自然吸湿,利用稻草,麦秸,生石灰等材料铺于行间吸附水蒸汽或雾,达到降湿目的。中耕除湿。通过切断土壤毛细管,可以避免土壤毛管水上升到表层,可避免土壤水分的大量蒸发。

肥药辅助

连续阴雨天根系不能正常吸收钾、钙、镁、铁、锌等金属元素,可采取根外追肥的措施补充叶面所缺的养分。叶面喷肥,久阴乍晴的第一个晴天,进行叶面追肥;可根据蔬菜生长时期,针对性选择叶面肥。10-15天一次。一方面补充营养元素,一方面促进生长发育。除了叶面追肥之外,还可以施用植物生长调理剂,阴雨天应每10-20天喷施芸苔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光合作用,改善营养生长状况。

合理的补光措施不容忽视

除了降低湿度之外,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采取合理的补光措施。补充光照在不影响大棚内蔬菜对温度要求的情况下,在白天应揭开草苫(不能连续几天不揭草苫),以利用阴天的散射光,使植株进行光合作用。连续阴天后的骤晴天气,切不可猛然全部揭开草苫,应陆续间隔揭开;当温度提高后,于中午适当通风降温,并释放棚内有害气体。通过及时整枝、去老叶方式减少光合产物的浪费。

久阴造成生长停滞或花打顶等,可在天气转暖,光照条件改善后,选择晴暖天气,追施速效氮肥并浇水。追肥的前一天把植物上的花、果摘除一部分或全部摘除。这样约10天左右植物进入协调生长阶段。这种方法对于花打顶的恢复正常生长发育很有效。冬季应采用反光膜,人工补光,清扫薄膜上的杂草和污尘等措施,改善光照条件。

棚内加温

冬季连阴天后,初晴的早上极易发生冻害。增温措施也是不容忽视的。注意天气预报,当预报最低气温在-15度以下时,应在温室内夜间值班观察,如在午夜3—4时温室内温度降到3—4度,则凌晨既有可能遭受冻害,应立即采取临时防冻措施;炉火加温,在温室内安设火炉,加燃料增温。火炉必须设置烟囱,不向室内漏烟,以免黄瓜等受烟气毒害;碳火盆加温,在火盆内放木炭或豆秸,应在室外升火,待木碳或豆秸完全烧红无烟后再搬入室内。

此法应注意防止温室火灾;蜡烛、石蜡增温,用100根蜡烛,或用石蜡,在温室南侧,靠近前底脚处,按l米距离或蔬菜的行间点燃一支蜡烛或石蜡加温。这种方法既不会发生烟害,又不会产生有毒气体,使用方便,成本很低,热效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