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鳝的培育方法与养殖黄鳝基本一样。不同的是饲养管理要更加仔细,清池彻底,放养密度比养殖鳝鱼稍低,以每平方米1.0千克-1.5千克为好。放养时雌雄相差不要太大,防止互相残食。亲鳝池中最好投喂蚯蚓等优质活饵料,并在水体中放些水生植物,如水葫芦,或放些稻草,其面积约为水体总面积的1/10。池中经常加注新鲜水,水深控制在10厘米-20厘米。
亲鳝培育是黄鳝人工繁殖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黄鳝的性腺发育,从而影响到催产率、鱼卵的受精率和受精卵的孵化率。因此,从事黄鳝繁殖的养殖户应该格外重视亲鳝的产前培育。
( 1 )培育池的准备亲鳝培育可用土池,但最好选水泥池。池子面积要根据繁殖规模来确定。一般面积10—20 平方米,深约1 米,池底用黄土、沙子和石灰混合物夯实后,铺上较松软的壤土或豁土层20—30 厘米,水深保持20—30 厘米,水泥池围墙高出水面60—70 厘米。亲鳝池要栽上部分水生植物或喜湿的陆草,像水浮莲、凤眼莲等,既遮荫,又改善水质。
多年使用的池子或废弃较长时间的池子用作亲鳝培育池,使用前要严格清整消毒。
清整工作包括:检查池子是否渗漏,检查进、排水设施和防逃网是否完好,发现问题,立刻修补;清除过多的杂草,排出陈水;如果池底有机质过多或淤泥过厚,应挖出部分淤泥,保持泥层20—30 厘米;保持池底有一定起伏,不要过于平坦。
清整过后,池子要进行消毒。消毒药物用生石灰,方法有带水消毒和干池消毒两种。带水消毒每667 平方米(水深1 米)用生石灰125—150 千克,用水化成石灰浆,趁热全池泼洒。干池消毒是先将池水排至5—10 厘米深,在池底四周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按每平方米50—75 克倒人小坑内,加水化开后,趁热向四周均匀泼洒。为了提高消毒效果,次日可用铁耙将淤泥耙动一下,使石灰浆充分与淤泥混合。消毒后7—8 天,毒性消失后,可以放人亲鳝。
( 2 )亲鳝放养选择已达到性成熟或接近性成熟、体质健壮的亲鳝,每平方米放养亲鳝8—10 尾。雌雄比例为:(自然受精1:2 ,人工授精2:1 )。另外,可在亲鳝池中放养部分小泥鳅,以清除池中过多的有机质,改善水质,并能在饲料供应不足时,为亲鳝提供活饵。
放养前,亲鳝要消毒,用3 %—4 %的盐水,24 ℃—26 ℃ 时浸洗4—5 分钟。水温低时,浸洗时间可长些;水温高时,浸洗时间要缩短。浸洗时,要注意观察,发现黄鳝表现异常,应立即取出。消毒后立即放人培育池。如果不能及时放养,需用清水冲洗1—2 遍后浅水中暂养。
( 3 )亲鳝培育亲鳝下池后,日常管理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饵料、水质和防逃。
亲鳝培育的好坏,关键在于适口鲜活饵料的足量供给。黄鳝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在自然环境中的野生黄鳝,常常会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性腺发育迟缓。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必须为亲鳝提供充足的优质饵料,而且最好是鲜活饵料。如小鱼、小虾、幼蛙、蜻蜓幼虫、蛆躬!、水丝蝴、螺肉、蝇蛆、面包虫等。黄鳝也喜欢摄食陆生昆虫,因此晚上在亲鳝池上装电灯,引诱飞虫,供亲鳝摄食,效果也很好。黄鳝晚上摄食量大,觅食主动,所以投喂最好在晚上。投喂量以第二天池底无残饵或仅有少量残饵为宜。白天投饵,要设法投在黄鳝的洞口附近,因为白天黄鳝很少出洞觅食。如果白天黄鳝出洞较远,捕食积极,说明夜间给的饵料不足,应该加大投饵量。无论什么时间,一定要投喂鲜活饵料。腐败变质的饵料,黄鳝只有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才摄食,容易造成剩饵,使初从事黄鳝饲养的人误认为黄鳝已经吃饱吃好,这就大大影响了亲鳝的生长和性腺发育。同时,腐败变质的饵料也很容易败坏水质,给管理带来麻烦。
亲鳝池要求注排水方便,保持水质清新。当水质浑浊有异味时,黄鳝摄食量减少,应该马上排出老水,注入新水。换水时要特别注意池水换水前后温差不能超过3 ℃ ,即用手试水不应感觉到明显的差异。
亲鳝个体大,逃跑能力强,晚上出洞觅食时很容易从破裂的围墙洞穴或进排水管道中逃出。因此,进排水管道一定要安装防逃网,平时巡塘一定要注意观察他塘的围墙、进排水设施是否有漏洞,如有,要及时修补。暴雨后,鳝池水位上涨,使防逃墙相对变矮,有时黄鳝也能从墙上逃走,这时要勤观察,发现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亲鳝培育是人工繁殖黄鳝的基础,亲鳝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黄鳝人工繁殖的效果。所以亲鳝在催产前必须精心培育,使其性腺发育成熟。亲鳝培育的放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放养雄鳝七八尾,雌鳝两三尾。亲鳝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浸泡4~5分钟进行鱼体消毒,消毒后的亲鳝要及时放养,若不能及时放养,需用清洁的淡水冲洗一两次后在浅水中暂养。亲鳝放养后,饲料以投喂活的蚯蚓或蝇蛆为好,水位保持20~30厘米,并要经常加注新水或换水,保持水质良好。在池中可培植一些水生植物,如凤眼莲、水浮莲等,起遮荫等作用。
上一篇: 水稻主要种植方式
下一篇: 成年淮北灰驴的体高、体长、体重各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