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山羊的营养
(一)山羊圈养的营养需要羊的营养需求是指羊在生活、生长、繁殖和生产过程中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二)羊的饲养标准:按照饲养标准进行羊的日量配合,可以保证羊的健康高速地生长、生产和繁殖,并且最节约饲料。但饲养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和固定不变的,随羊的品种、生产性能和改良程度等而变化。这里提出几点原则,作为实际配合日量参考。
(三)日量的配合根据羊消化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考虑其适口性,饲料的营养价值及经济效益等方面,以采食干草和青草为主,用精料补足其按饲养标准不足的部分。由于反刍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使制定饲料配方的灵活性很大。
(四)饲料的饲喂量1.精料的饲喂量。精料的日饲喂量为羊体重的1/15-1/10。根据羊只的饲养标准和精料的营养成分,结合本场(户)的实际情况,制定羊只每日精料的补饲量为。
二、山羊舍饲技术要点
(一)饲喂次数 全舍饲山羊一般每天分3~4次饲喂。半放牧半饲舍山羊每天中午和晚上各喂一次,放牧的山羊只需在晚上收牧后进行补饲。另外再分顿饲喂精料,一般是每天喂二次。设置水槽,自由饮水。
(二)饲喂方式 饲喂方式是先草后料,先粗后精,定时定量,少喂勤添。饲草要切成1.5~2.0厘米的小段;精料可直接喂,若是粉状,最好用水拌成湿拌料(以手捏不滴水为宜);饮水要随时保持清洁,冬温夏凉。
(三)饲料更换逐渐过渡 凡增减饲料喂量,变换饲料种类,应采用循序渐进、逐步更换的办法进行,不可骤然打乱采食习惯,以免造成羊只不适应,消化机能紊乱,或者引起便秘或下痢,严重者将造成胃扩张、肠结,甚至死亡。
(四)慎喂豆科牧草 豆科牧草不宜单独、大量饲喂,而应与其它禾本科牧草按比例(豆科2:禾本科8或3:7)饲喂,否则导致产气过速,破坏了产气与嗳气之间的动态平衡,发生急性膨胀,并且因为饲料中含皂甙、果胶等成分,或细菌产生粘多糖等,造成液体粘滞性增大,不易破裂,就发生泡沫气体,轻者造成瘤胃或网胃驰缓,重者抑制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易引起窒息死亡。
(五)豆类饲料需炒熟 豆类饲料因含蛋白酶抑制因子(降低胰蛋白酶活性) 等,会降低蛋白质消化率,并引起胰腺肿大。因此应将此类饲料炒至九成熟,以使蛋白酶抑制因子失活。
(六)科学补饲精料,保证日粮的营养平衡牧草是羊的主要日粮,但存在营养不全的弊端,仅靠牧草不能充分满足肉羊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因此,在满足肉羊对牧草需要的同时,必须补饲精料。
三、山羊的一般管理技术
(一)过渡性饲养 主要是针对舍饲山羊采取的措施。对于需要进行舍饲饲养的山羊,在新引入时,如果原引种地的山羊采用的是放牧饲养的方式,那么,在羊只引入时,要先进行舍饲方式饲养的适应性驯化,方法是,羊只引入后的头两天,按照原引种地的饲养方式进行放牧饲养,从第三天起,每天的放牧时间比头天减少一小时,直至全部停止放牧,实行全舍饲。
(二)分群饲养按山羊的性别和不同生理阶段进行分群分圈饲养,便于饲养管理。如公羊、空怀母羊、妊娠母羊、临产母羊、育成羊、育肥羊等。实行分群饲养,可以减少因管理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三)去势对鉴定不合格的公羊(在2周龄至1月龄)及淘汰大公羊要及时结扎去势。一般采用外科手术法或橡皮筋结扎法。长痛不如短痛,故手术法较橡皮筋结扎法优。公羊去势后,可降低饲料消耗,提高饲料报酬,增加体内脂肪蓄积能力,同时,羯羊也倍受市场欢迎,价格高。
(四)定期进行防疫注射 一般每年的春秋二季对全群羊只进行疫苗预防注射,以防传染病的发生。重点需要注射的疫苗是口蹄疫(五号病)疫苗、山羊痘疫苗。另外还应接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和羊三联苗或五联苗,这些疫苗注后1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0.5~1年。
(五)定期驱虫驱虫分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体内驱虫是驱除寄生在山羊体内的寄生虫。体外驱虫又分体表驱虫和圈舍灭虫。体表驱虫就是驱除寄生在山羊体表的寄生虫;圈舍灭虫就是用各类杀虫药对整个圈舍及其周围环境(包括贮粪池)进行喷撒以杀灭寄生虫,也有采用火焰喷射的方法来杀灭圈舍寄生虫的。
(六)去角去角应在1~2周龄时进行,公羊最好不要超过10日龄。去角,有利于减少争斗。
(七)修蹄山羊的蹄生长较快,特别是在舍饲或运动较少的情况下,如不及时修蹄,常可导致羊身体变形,行走困难等。修蹄宜在雨后蹄壳湿润时进行,先掏尽蹄壳的肮物,而后剪去多余蹄壳。
(八)刷拭和剪毛通过刷拭能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同时可使山羊更加温驯和易于饲养。
(九)做好卫生工作,减少疾病发生定时打扫清洁卫生和更换饮水。
一、引进优良品种。本地山羊体型小,生长速度慢,肉质差,效益低。在发展山羊养殖业时,应引进一些适应本地气候、环境的优质种羊,如波尔山羊、萨能山羊等,开展杂交繁育。规模化养羊应以优化结构为主,形成“自繁自养”模式的高产羊群。以年出栏100头商品肉羊规模为例,只要存栏公羊2只,母羊60只,选育15只后备母羊即可。
二、增加饲料来源。调整一定的田地,种植优质牧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饲草的营养价值,满足山羊生长发育的需要,还可以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解决青饲料短缺的矛盾。在我省,适应栽培的优质牧草品种有俄勒冈黑麦草、墨西哥玉米、紫云英、苏打草、鲁梅克斯等。
三、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在饲养管理上,应积极实施:“七改”、“六推广”技术措施。“七改”就是改整草喂养为切草喂养;改地面饲喂为槽架饲喂;改单一喂草为多样化草料和适量补喂精料及添加剂;改地面平养为离地高架竹床养羊;改冬季敞圈饲养为塑料暖棚饲养;改季节驱虫为常年多次驱虫;改公羊不去势育肥为去势育肥。“六推广”就是推广羊的人工授精技术,提高公羊利用率;推广母羊二年三胎繁殖技术,提高母羊产仔率;推广当年羔羊当年育肥出栏技术,提高出栏率;推广适度规模养羊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规模饲养效益;推广肌肉注射、口服药物等多种方法驱虫,提高防病效率;推广放牧和圈饲相结合,提高科学饲养水平。
四、健全防疫驱虫制度。以口蹄疫、山羊痘等为重点,防疫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免疫程序,实行计划免疫。为方便场户操作,可适当采用联苗免疫,在当地流行过的个别传染病也应免疫预防。羊圈内外要常打扫,定期消毒。消毒药物可采用20%的石灰乳,消毒威、百毒杀、好利安、喷施灵等。
山羊最好的方式是放养,羊吃百草,百病不扰,只要加强管理,做好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免疫,就OK了,等着发羊财吧!
养好山羊,重点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引进优良品种。本地山羊体型小,生长速度慢,肉质差,效益低。在发展山羊养殖业时,应引进一些适应本地气候、环境的优质种羊,如波尔山羊、萨能山羊等,开展杂交繁育。规模化养羊应以优化结构为主,形成“自繁自养”模式的高产羊群。以年出栏100头商品肉羊规模为例,只要存栏公羊2只,母羊60只,选育15只后备母羊即可。
二、增加饲料来源。调整一定的田地,种植优质牧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饲草的营养价值,满足山羊生长发育的需要,还可以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解决青饲料短缺的矛盾。在我省,适应栽培的优质牧草品种有俄勒冈黑麦草、墨西哥玉米、紫云英、苏打草、鲁梅克斯等。
三、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在饲养管理上,应积极实施:“七改”、“六推广”技术措施。“七改”就是改整草喂养为切草喂养;改地面饲喂为槽架饲喂;改单一喂草为多样化草料和适量补喂精料及添加剂;改地面平养为离地高架竹床养羊;改冬季敞圈饲养为塑料暖棚饲养;改季节驱虫为常年多次驱虫;改公羊不去势育肥为去势育肥。“六推广”就是推广羊的人工授精技术,提高公羊利用率;推广母羊二年三胎繁殖技术,提高母羊产仔率;推广当年羔羊当年育肥出栏技术,提高出栏率;推广适度规模养羊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规模饲养效益;推广肌肉注射、口服药物等多种方法驱虫,提高防病效率;推广放牧和圈饲相结合,提高科学饲养水平。
四、健全防疫驱虫制度。以口蹄疫、山羊痘等为重点,防疫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免疫程序,实行计划免疫。为方便场户操作,可适当采用联苗免疫,在当地流行过的个别传染病也应免疫预防。羊圈内外要常打扫,定期消毒。消毒药物可采用20%的石灰乳,消毒威、百毒杀、好利安、喷施灵等。
上一篇: 西瓜结瓜期怎样浇水?
下一篇: 珙桐有哪些主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