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黄螨属蜱螨目跗线螨科,全国分布;主要为害黄瓜、番茄、茄子、青椒、豇豆、菜豆、马铃薯等多种蔬菜。
为害特点:该病与病毒病和生理性病害很相似。以成螨和幼螨集中在蔬菜幼嫩部分刺吸为害。茶黄螨有趋嫩性,成螨和幼螨集中在植株幼嫩的心叶、顶尖或嫩茎、嫩枝和幼果上为害。当危害部位变老后,茶黄螨马上转移到其他幼嫩处危害。茄子受茶黄螨危害后,会引起茄子裂果,子粒外翻,呈开花馒头状,果实苦涩。青椒受茶黄螨危害后,顶叶小叶、变厚、僵直,严重的落叶、落花、落果;马铃薯受茶黄螨危害后,叶发黑,叶背呈油浸状;番茄受茶黄螨危害后,顶叶小叶、皱缩、叶僵直、最后秃尖;西葫芦、黄瓜、苦瓜、丝瓜、瓠瓜、豇豆、菜豆也极易受茶黄螨为害。
生活习性: 每年可发生几十代,主要在棚室中的植株上或在土壤中越冬。棚室中全年均有发生,而露地菜则以6~9月受害较重。生长迅速,在18~20℃下,7~10天可发育1代,在28~30℃下,4~5天发生1代。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6~23℃,相对湿度为80~90%。湿度对成螨影响不大,在40%时仍可正常生活,但卵和幼螨只能在相对湿度80%以上条件下孵化、生活,因而,温暖高湿有利于茶黄螨的生长与发育。单雌产卵量为百余粒,卵多散产于嫩叶背面和果实的凹陷处。成螨活动能力强,靠爬迁或自然力扩散蔓延。大雨对其有冲刷作用。茶黄螨喜高温高湿条件,高温高湿为害重,因此我市在伏天易发生茶黄螨。
防治方法:
1、 深翻耕地,消灭虫源,压低越冬螨虫口基数;铲除田边杂草,清除残株败叶, 消灭越冬虫源;前茬蔬菜收获后要及早拉秧,彻底清除田间的落果、落叶和残枝,并集中焚烧。勤检查、发现受害植株,及早控制;
2、药剂防治:田间卷叶株率达到0.5%时就要喷药控制。可用的药剂有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 10%除尽(溴虫腈)乳油3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1500倍液。为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混加增效剂或洗衣粉等,并采用淋洗式喷药。喷药时注意要喷洒叶片背面及幼嫩部位。
茶黄螨是一种细小的淡黄色螨类,体长0.2毫米左右,雌成虫椭圆形,雄成虫近似六角形,均有4对足,因各虫态虫体很小,其细微的形态特征用肉眼不容易观察到。为害特点:叶片边缘向下卷曲,茎部变为黄褐色,果实不能长大,植株矮小丛生,落花落果。防治方法:从开花初期开始,喷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喷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嫩茎、花器和幼果,每隔10-14天喷一次,连喷3次。
茶黄螨主要为害黄瓜、番茄、茄子、青椒、豇豆、菜豆、马铃薯等多种蔬菜。
以成螨和幼螨集中在蔬菜幼嫩部分刺吸为害。受害叶片背面呈灰褐或黄褐色,油渍状,叶片边缘向下卷曲;受害嫩茎、嫩枝变黄褐色,扭曲变形,严重时植株顶部干枯;果实受害果皮变黄褐色。茄子果实受害后,呈开花馒头状。 主要在夏、秋露地发生。
幼螨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成螨较活跃,且有雄螨负雌螨向植侏上部幼嫩部位转移的习性。卵多产在嫩叶背面、果实凹陷处及嫩芽上,经2~3天孵化,幼(若)螨期各2~3天。雌螨以两性生殖为主,也可营孤雌生殖。
茶黄螨喜温性害虫,发生危害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16~27℃,相对湿度45%~90%,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盛发期为7~9月。
【农业防治]:
A、消灭越冬虫源—铲除田边杂草,清除残株败叶
B、培育无虫壮苗。
[药剂防治]:
喷药重点主要是植株上部嫩叶、嫩茎、花器和嫩果,注意轮换用药。
A、可选用35%杀螨特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B、或用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
C、或用5%卡死克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D、或用20%螨克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E、或用0.9%爱福丁乳油35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F、或用速螨酮和霸螨灵喷雾防治;
G、兼防白粉虱可选用2.5%天王星乳油喷雾防治
昆虫名,属蛛形纲,蜱螨目,跗线螨科。是危害蔬菜较重的害螨之一,食性极杂,寄主植物广泛,已知寄主达70余种。主要为害黄瓜、茄子、辣椒、马铃薯、番茄、瓜类、豆类、芹菜、木耳菜、萝卜等蔬菜。主要分布在北京、江苏、浙江、湖北、四川、贵州、台湾等地。近年来对蔬菜上的危害日趋严重。以成螨和幼螨集中在蔬菜幼嫩部分刺吸为害。受害叶片背面呈灰褐或黄褐色,油渍状,叶片边缘向下卷曲;受害嫩茎、嫩枝变黄褐色,扭曲变形,严重时植株顶部干枯;果实受害果皮变黄褐色。茄子果实受害后,呈开花馒头状。 主要在夏、秋露地发生。 嫩叶被害状。
A、消灭越冬虫源—铲除田边杂草,清除残株败叶
B、培育无虫壮苗。
C、熏蒸杀螨 每1立方米温室大棚用27g溴甲烷或80%敌敌畏乳剂3m1与木屑拌匀,密封熏杀16h左右可起到很好的杀螨效果。
D、尽量消灭保护地的茶黄螨,清洁田园,以减轻次年在露地蔬菜上危害。
E、定植前喷药灭螨,另外可选用早熟品种,早种早收,避开害螨发生高峰。
药剂防治
在发生初期选用如下药剂进行喷雾,一般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喷药重点主要是植株上部嫩叶、嫩茎、花器和嫩果,注意轮换用药。
A、可选用35%杀螨特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B、或用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
C、或用5%卡死克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D、或用20%螨克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E、或用0.9%爱福丁乳油35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F、或用速螨酮和霸螨灵喷雾防治;
G、兼防白粉虱可选用2.5%天王星乳油喷雾防治。
H、20%三氯杀螨醇、25%喹硫磷乳油、20%哒嗪硫磷乳油各1 500倍液
I、或5%尼索朗乳油、50%三环锡可湿性粉剂或灭杀毙(21%增效氰马乳油)、2.5%天王星(联苯菊酯)乳油各3 000倍液
J、或73%的炔螨特乳油1 000倍液
K、或25%的灭螨猛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
L、或40%的环丙杀螨醇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
M、或20%的复方浏阳霉素1 000倍液。
上一篇: 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技术包括哪些内容?
下一篇: 畜牧场选择消毒剂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