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麻皮蝽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是什么? 其他

麻皮蝽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麻皮蝽在东北、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代,在江西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屋檐下、墙缝、石壁缝、草丛、落叶等处越冬。在河北,越冬成虫于4月中旬开始出蛰,6月上旬基本结束,大量出蛰期在5月上中旬,并开始交尾。成虫于5月下旬开始产卵,徊多成块产在叶背,每块卵粒数多为12粒。卵期6〜8天,5月下旬至7月上旬田间卵量较多。若虫孵化后常群集在卵块附近,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分散危害。成虫于7月上中旬出现,危害至9月上旬,9月中下旬成虫向越冬场所飞去。全年危害最重时期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江西,越冬代成虫于3月底出蛰,4月下旬至7月中旬产卵,第一代若虫于5月上旬至7月下旬发生,6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羽化。第二代若虫发生期为7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虫发生期为8月下旬至10月中旬,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成虫陆续越冬。成虫有假死性,早晚低温时受惊扰假死落地。离村庄近的果园受害重。

防治方法:①人工防治。春季清扫果园落叶,集中烧毁。秋季捕杀飞入门、窗、屋檐下的越冬成虫。春季成虫出蛰后,早晚振落捕杀出蛰成虫。及时采集卵块和孵化后尚未分散的群集若虫。②生物防治。寄生蜂对麻皮蝽卵块自然寄生率可达30%以上,将收集到的被寄生卵块集中起来,待寄生蜂羽化后,再放回果园。③药剂防治。在危害严重的果园,可于成虫发生期喷药防治,常用药剂参考茶翅蟮药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