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5日,桐城市双港镇遭遇特大暴雨袭击,二十个行政村全部遭受内涝为害,不同程度受害的农作物总面积预计达3万亩。这几天,随着洪水逐渐退去,灾情也变得清晰起来。估计最终毁苗补种的水稻面积约1000亩。
洪水无情“扫荡”过后,怎样科学指导受灾农户毫不迟疑地采取正确的恢复生产技术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双港农业站的全体技干正在马不停蹄地奔波着,疾行在水陆难分的阡陌、田埂上,查情访户,送技术送温暖。
6日暴雨刚歇,全体技干悉数走出办公室,零距离接触被洪水淹没的庄稼地和农田,逐一与平时服务的种植大户通话了解情况,初步掌握受灾的大概局面。翌日,迅速印发《双港镇洪涝灾后水稻恢复生产技术措施》,并第一时间派送到各个行政村和种植大户手中,明确生产自救的科学方法。
眼下,不辞辛苦奔波于受灾田边的不仅仅是受灾的种植农户们,双港镇农业站的农技人员同样感同身受,他们与种植大户结成了“战时”最紧密的联络关系,随时听从他们的要求,深入现场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他们要根据受灾农户的整体种植情况及受灾程度,因地制宜,制定最适宜的补救措施,抢在时间的前面,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暴雨过后, 受淹田块除了扶苗洗苗外,还应该特别注意水稻细条病、纹枯病等病害防治工作。
多多宣传农业报道
防洪除涝,生产救灾。
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安排生产自救,同时做好报灾救灾工作。根据灾情迅速恢复生产
上一篇: 温室黄瓜一般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移植?
下一篇: 萝卜怎么施肥才能达到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