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是通过影响光合产物(碳水化合物)生产而影响小 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小麦是长日照作物。小麦进人光照阶段以后,光照时间成 了完成小麦生活周期的主导因素,不同的品种对日长的反应不 同,一般可分为反应敏感型、反应中等型和反应迟钝型3种类 型。①反应敏感型。在每天8 ~12h光照下均不能抽穗,需在 12h以上的光照条件下才能抽穗,需要的天数30 ~40天,冬 性品种和高纬度地区的春性品种一般属此类型。②反应中等 型。每天8h光照下不能抽穗,在12h光照下可以抽穗,需要 的天数为24d左右,一般半冬性品种属此类型。③反应迟钝型。每天8~12h光照下均能抽穗,需要的天数16d以上,一 般原产于低纬度的春性品种属此类型。光照充足能促进新器官的形成,分蘖增多。从拔节到抽穗 期间,日照时间长,就可以正常地抽穗、开花;开花、灌浆期 间,充足的日照能保证小麦正常开花授粉,促进灌浆成熟。光照对籽粒品质的影响方面,一般认为,小麦籽粒蛋白质 含量与日照时数表现为负相关,日照充足、碳水化合物合成和 积累量多,蛋白质含量相对减少。小麦生育后期的日照时数与 品质的关系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灌浆期日照时数与蛋白质、 面筋含量等品质指标呈负相关;另一方面,小麦灌浆期的日照 时数与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气温平均日温差呈极显著正 相关,日照时数的增加,往往伴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和气温平均 日温差的增加,后两者对品质的正效应大于前者对品质的负效 应,从而表现出日照时数与品质仍为正相关。
上一篇: 引发玉米植株分叉的原因有哪些?
下一篇: 如何防止黄瓜激素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