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黄瓜 > 如何防止黄瓜激素药害? 黄瓜

如何防止黄瓜激素药害?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苗期控制:多数黄瓜品种依靠低温促进雌花分化和发育,夜间温度影响最大。一般白天温度25℃-30℃,夜间13℃-15℃,有利雌花分花。可增施二氧化碳,提高净光合率。采用嫁接育苗,雌花节位低且数目多,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

2.加强肥水管理:根据药害程度,增施速效性氮肥,增加灌水次数,保证水肥供应。

3.提高棚内温度:正常的黄瓜幼苗期白天适宜温度是25℃-28℃,夜间13℃-15℃。受害后,白天要提高棚温至30℃,以促进幼苗生长;夜间可保持原来的低温,保证雌花的继续分化。

4.喷施赤霉素:黄瓜4叶1心期用乙烯利处理,浓度大于200毫克∕千克即发生药害,此时可用20-50毫克∕升的赤霉素喷施。目前有的赤霉素为晶体袋装产品,使用时要先用酒精或白酒将其溶解后再按浓度配制。在药害症状出现后及早喷施,否则效果欠佳。间隔1周后喷施第2次,15天左右能全部恢复正常。

黄瓜的生长发育,除了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以外,还需要一定的植物激素,来调节和控制黄瓜植物体的许多生理和生化过程。如在黄瓜生产上,用250-500毫克/千克矮壮素药剂进行土壤浇灌,可矮化植株。春季用200毫升/千克的乙烯利,夏、秋季100毫升/千克,于2片真叶开始处理1-2次,可诱导雌花分化。用浓度为100倍的对氯苯氧乙酸,在开花前1-2天至开花时喷瓜胎,可提高坐果率达90%以上,且畸形果少。但使用不当易产生药害。?xml:namespace>

1、药害原因

1)滥用激素

黄瓜盛瓜期滥用对氯苯氧乙酸,会使瓜型粗细基本正常但顶端伸长受到限制出现短棒瓜或瓜蒂畸形。矮壮素使用过多或浓度过大时,叶片多由叶缘开始出现褪绿斑,后期病斑向叶片内部发展,有的叶片颜色加深,严重者叶脉褪绿。产生畸形老化瓜苗。茎蔓粗壮,生长点受抑制,不伸长。多效唑使用过多或浓度过大时,植株节间缩短,叶片出现褪绿斑。多种生长调节剂和农药混用,造成黄瓜植株生长紊乱,虽然尚能生长,但植株畸形。

2)漂移药害

蘸花时,喷花的药液雾滴无意中飘落到嫩茎、嫩叶,或枝蔓、茎叶上,就会产生疑似病毒病的蕨叶、幼嫩叶片纵向扭曲畸形、脆叶。特别是棚室风口处秧苗首先遭到药害气体熏蒸,生长受抑,茎秆变粗,叶片停止生长,叶脉正常生长,呈具有骨感爪状畸形叶片,产生的蕨叶或线状叶片生长中常被误诊为病毒病。

3)盲目用药

生产中黄瓜施用对氯苯氧乙酸、乙烯利、矮壮素是常用的促进雌花分化、保花保果和防止徒长的必要程序。使用时常常盲目大剂量使用,忽略了适用生长阶段和过量后对植株抑制的后果,有人认为乙烯利任何生长时期都可以使用,只要黄瓜秧雌花见少,就可喷施一些乙烯利增加雌花数量。其实黄瓜在育苗阶段使用乙烯利可以有效的促进花器分化。过了分化期再使用乙烯利,其促进分化的效果低微而抑制生长的作用则明显,使结瓜期的幼瓜生长受到抑制。

2、防止措施

1)针对菜农乱用生长调节剂的现象,要进行标准化育苗,加强水肥管理,标准化施肥浇水,力求生长势一致。做到科学用药,预防为主。掌握好激素的用药时机,精细管理。

2)针对漂移药害,在生产上没有什么好的药剂预防,如果在苗期因喷药或环境条件的影响,植株矮化,叶片过小,形成花打顶,可用20-50毫克/千克的赤霉酸喷洒,可缓解生长。但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3)通过加强中耕施肥促进植株生长,各项措施一齐上,对缓解生长调剂药害效果较好。原则上,在无公害黄瓜种子生产中,应尽量避免或不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通过加强各个生长时间的栽培管理,达到高产和无公害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