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茄子 > 茄子绵疫病怎样防治? 茄子

茄子绵疫病怎样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此病由辣椒疫霉属真菌侵染所致。在高温(28~30℃最适)、高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过密、定植过迟、偏施氮肥、管理粗放、重茬、长果型品种发病较重。特别是在结果期、雨后暴晴,最易发病。在保护地湿度大,植株上有水(侵染水),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气温25~35℃条件下,发病较迅速。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传播为害。
二、 症状
幼苗期发病,胚茎基部呈水渍状,发展很快,常出现猝倒,使幼苗枯死。成株叶片感病,产生水渍状不规则病斑,具有明显的轮纹,边缘不明显,褐色或紫褐色,潮湿时病斑上长出少量白霉,全部烂掉。茎部受害形成水浸状缢缩,使上部枯萎。花器受害,呈褐色腐烂。果实受害最重,开始出现水渍状圆形斑点,边缘不明显,稍凹陷黄褐色至黑褐色,病部果肉呈黑褐色腐烂状。在高湿条件下病部表面长出白色絮状菌丝,病果易脱落或收缩成僵果。受侵染的果实,收获时表面发现不出病斑,但经过1-2天会全部腐烂。
三、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一般圆茄品种较长茄品种抗病,可以选用。
2强化栽培措施;与非茄科、葫芦科作物实行两年以上的轮作,采用高畦或中高畦栽培,施足腐熟农家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有条件的可覆盖地膜,以降低湿度,减少雨水传播病菌。并做好田间排水,雨后及时采收,注意摘除病果、病叶。温室大棚要搞好放风排湿,病害可明显减轻。
3、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再放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各1份,与泥土3份混合,用种子重量的0.1%拌种。
4、选用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一次,还可用百菌清烟剂防治。

对于8月份将要播种的温室大棚茄子,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如兴城紫圆茄、贵州冬茄、通选1号、济南早小长茄、竹丝茄、辽茄3号、丰研11号、青选4号、老来黑等。
  2、种子消毒: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用50℃~55℃的温水浸种7~8分钟后播种,可大大减轻绵疫病的发生。
  3、采用穴盘育苗:可采用288孔六盘,一穴一粒种子,养分充足,根系发达,定植时不伤根或少伤根,增强了抗病性,减少了染病机会。
  4、实行轮作:要合理安排地块,忌与西红柿、辣椒等茄科、葫芦科作物连作。一般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
  5、精心选地:选择高燥地块种植茄子,深翻土地。采用高畦栽培,覆盖地膜以阻挡土壤中病菌向地上部传播,促进根系发育。
  对于正处于坐果期的露地茄子,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地膜覆盖:采用黑色地膜覆盖地面或铺于行间,能够阻断土壤中病菌孢子对茄果的飞溅传播。还可借日光进行高温灭菌及防止杂草生长。
  2、科学肥水:施足腐熟有机肥,预防高温高湿。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性。
  3、精细管理:适时整枝,打去下部老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并将病残体带出田外,以防再侵染。
  4、缓苗后,用70%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植株根部,7~10天喷一次。每隔7天喷一次1∶1∶200倍波尔多液防止病害发生。发病后立即施药,药剂可选75%百菌清500~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等,交替用药,一般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6、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重点保护中下部茄果。药剂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6%嘧菌酯百菌清600倍液,或38%恶霜嘧铜菌酯800-1000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7、喷雾:发现病果时要及时摘除,并全园喷洒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