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充足的基础营养。胎儿初生体重的2/3部分在妊娠后期1/3的时段内发育形成,特别是妊娠第13~14周至分娩前是胎儿增长快的时段,也是胎儿体能储备的关键时段,需给母猪提供充足的能量、蛋白供胎儿快速成长,减少由于攻胎不足造成的弱仔猪。在给攻胎期与哺乳期母猪提供高能、高蛋白饲料的基础上适当添加脂肪,可以提高初生仔猪的体脂储备,提高奶水中的乳脂含量,大大减少了仔猪在出生一周内成为弱仔猪的可能性。 2、补充充足的抗病营养。哺乳动物胎儿的营养都是通过母体胎盘来提供的,胎盘的功能直接关系到胎儿在子宫内的正常发育和生长。抗病营养中的生殖营养对母猪胎盘的生长和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母猪在攻胎期除了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蛋白供胎儿快速成长外,同样需要大量的免疫营养和生殖营养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同时在妊娠后期,胎儿的快速增长,造成的妊娠应激需要消耗大量的免疫营养对抗应激。尤其是在夏天炎热的时候,为了散热母猪外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相应的通过胎盘毛细血管供给胎儿的营养就下降,需要额外补充抗病营养才能满足胎儿的需求。与此同时需要更多的抗病营养对抗热应激。 3、做好母猪的分娩与助产。滞产常造成胎儿通过产道时间过长,脐带全部或部分封闭,导致胎儿供血不足,由于脑部缺氧出现傻胎,皮肤苍白,四肢瘫软无力,出生后不会寻找乳头,不会吃奶,成为弱仔猪。 在母猪实际生产中,一般猪场在母猪产完1~5个仔猪后开始使用缩宫素助产,引起子宫剧烈收缩,未产出的胎儿在子宫内过度挤压,易造成脐带断裂,一旦脐带断裂还没有产出来的仔猪由于得不到氧气往往被闷死在子宫内,或者成为白仔、仔猪假死和弱仔。事实证明使用缩宫素进行助产会导致弱仔猪的增加。 4、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吃上初乳,初乳的免疫球蛋白含量高。吃足初乳是仔猪早期获得抗病力重要的来源。初乳的酸度高,有利于消化吸收,可促进胎粪的排出。在仔猪出生后2~3天内,给仔猪固定乳头。初生仔猪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要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适宜的环境温度,0~3日龄为29℃~35℃,3~7日龄为25℃~29℃。 仔猪出生后1~3天进行补铁、补硒;采用长效无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做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减少仔猪出生一周内因疾病感染,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弱仔猪。
上一篇: 提高茎用芥菜产量施肥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