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瓢虫是完全变态昆虫,
即它的幼虫期与成虫期在外部形态上全完不一样。七星瓢虫一生经过4个虫态:卵、幼虫、蛹和成虫,我们把四龄幼虫(即老熟幼虫)化蛹前不食不动期称为“前蛹期”。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如下:
卵:通常是亮黄色或红色,暴露在外,具有警戒作用,告诉它们的天敌“我们并不好吃”。一般粘在植物的表面或其他物体上。每块卵一般20-40粒,最多达80粒(也有单个产的)。通常2-7天就能孵化。瓢虫卵块的大小,与瓢虫的食性和习性有关。
幼虫:共4龄。一龄幼虫体长2-3毫米,身体全黑色,从中胸至第八腹节,每节各有6个毛疣。二龄幼虫体长4毫米,头部和足全黑色,体灰黑色,前胸左右后侧角黄色,腹部每节背面和侧面着生6个刺疣。三龄幼虫体长7毫米,体灰黑色,头、足、胸部背板及腹末臀板黑色,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黄色斑。腹部第一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桔黄色,刺黑包,第四节背侧2刺疣微带黄色,其余刺疣黑色。四龄幼虫体长11毫米左右,体灰黑色。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桔黄色斑,腹部第一节和第四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均有桔黄色斑。其余刺疣黑色。
蛹:体长7毫米,宽5毫米。体黄色。前胸背板前缘有4个黑点,中央2个呈三角形,前胸背板后缘中央有2个黑点,两侧角有2个黑斑。中胸背板有2个黑斑。腹部第2-6节背面左右有4个黑斑。腹末带有末龄幼虫的黑色蜕皮。
成虫:体长6.5-7.5mm。翅鞘橙红色,共7个黑斑,左右鞘翅上各有3个黑斑,接合处前方有一稍大些的黑斑,位于小盾片下方,叫小盾斑,小盾斑被鞘缝分割成两半。鞘翅基部靠小盾片两侧各有1个小三角形白斑。头黑色,额与复眼相连的边缘上各有1淡黄色斑。复眼之间有两个淡黄色小点,有时与上述黄斑相连。触角栗褐色,稍长于额宽,锤节紧密,侧缘平直,末端平截。唇基前缘有窄黄条,上唇、口器黑色,上颚外侧黄色。前胸背板黑色,两前角上各有1个近于四边形淡黄色斑。小盾片黑色。前胸腹板突窄而下陷,有纵隆线,后基线分支。足黑色,胫节有2个刺距,爪有基齿。腹面黑色,但中胸后侧片白色。雌虫第六腹节后缘凸出,表面平整,雄虫第六腹节后缘平截,中部有横凹陷坑,上缘有一排长毛。
是。生活史中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上一篇: 规模猪场如何合理的淘汰母猪?
下一篇: 怎样引导农民依法有序流转承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