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茎基腐病怎么防治? 玉米

玉米茎基腐病怎么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米茎腐病,俗称玉米青枯病。近几年,该病发生较严重,影响了玉米的原种产量,一般套种玉米和夏播玉米的发病率达10%―25%,严重达48.6%,造成减产约25%。

一、发病原因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主要由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一般平地发病较轻,岗地和洼地发病重。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排灌条件良好,玉米生长健壮的发病轻,而沙质土壤瘠薄,排水条件差,玉米生长弱而发病重。

二、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和种植抗病、耐病优良品种。

2、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对制种玉米在抽雄时,及时将发病雌雄株拔除。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发病株,集中烧毁或结合深翻土地而深埋。

3、轮作。实行玉米与其它非寄主作物轮作,防止土壤病原菌积累。发病重的地块可与蔬菜等作物实行2―3年轮作。

4、适期晚播。夏玉米6月15日左右播种发病轻。

5、合理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于玉米拔节期或孕穗期增施钾肥或磷氮肥配合使用。严重缺钾地块,一般施硫酸钾6―10kg/亩;一般缺钾地块施硫酸钾5―7kg/亩。在玉米播种和抽雄时,将硫酸锌与尿素、三元复合肥按每公顷1.5―5kg、17kg、15kg施入土壤,可增产8.4%~10.2%。

1、农业措施:选育选用抗病品种;实行2-3年轮作;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于玉米拔节期或孕穗期增施钾肥或磷氮肥配合使用,注意雨季排除积水;秋季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适时播种,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提高抗病力。及时清除田间病残组织,减少侵染源。

2、化学防治:一是种衣剂包衣。因为种衣剂中含有杀菌成分及微量元素,一般用量为种子量的1/40—1/50。用咯菌腈(适乐时)或满适金包衣种子或拌种处理。二是在田间玉米出现茎腐症状后,首先要确定是否由细菌性茎腐病引起。真菌玉米生长中后期发现零星病株时,可用甲霜灵4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浇根,每株灌药液500毫升。细菌性茎腐病传播速度快,于发病初期剥开叶鞘,在病部涂刷石灰水。或在发病后马上喷洒5%茵毒清水剂600倍液或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防效较好;也可用天达裕丰2000-2500倍+72%农用链霉素3000倍+96%天达恶霉灵3000倍喷施基部2-3次或3%中生菌素600-800倍+96%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喷施基部。同时喷施叶面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合理轮作,深翻土地,清除病残和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可以减少田间菌源,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发病初期用天达裕丰2000-2500倍+农用抗菌素12072%链霉素3000倍+30%甲霜恶霉灵1000倍喷施基部2-3次。

3%中生霉素600-800倍+30%高科甲霜恶霉灵1000倍液喷施基部。

关键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耐病优良品种。种植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  
2、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对制种玉米在抽雄时及时将发病雌雄株拔除。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发病株,集中烧毁或结合深翻土地而深埋。
3、轮作。实行玉米与其它非寄主作物轮作,防止土壤病原菌积累。发病重的地块可与马铃薯、蔬菜作物实行2~3年轮作。  
4、适期晚播。夏玉米 6月15日 左右播种发病轻。  
5、合理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于玉米拔节期或孕穗期增施钾肥或磷氮肥配合使用。严重缺钾地块,一般施硫酸钾100~ 150kg /公顷;一般缺钾地块施硫酸钾70~ 105kg /公顷。在玉米播种和抽雄时,将硫酸锌与尿素、三元复合肥按每公顷22.5~ 30.0kg 、 225kg 、 225kg 施入土壤,可增产8.4%~10.2%。
6、生物防治。利用增产菌按种子重量0.2%拌种,对茎基腐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土壤中接种木霉菌并加入每克土4~6微克微量的三唑酮防治效果比单独使用更显著。同时在种子包衣之前,采用玉米生物种衣剂按1∶40拌种,或诱抗剂浸种,或用根保种衣剂等对玉米茎基腐病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防治效果比较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