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有16种。它们分别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铜、锌、硼、铝、氯。植物对前9种元素的需求量较大,称为大量元素;对后7种元素的需求量较小,称为微量元素。植物对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虽有多少之分,但它们对植物都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彼此间相互不可替代。
在植物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中,氮、磷、钾元素的需要量最大,而土壤中可供给的速效养分含量却较低,一般必须季季或年年施用肥料,来满足植物的需要。因此,人们常把氮、磷、钾称为“肥料三要素”。植物虽然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不大,可缺乏这些营养元素,植物往往有明显的缺素症,导致大面积减产。因此,施肥时要综合考虑作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
共16种:即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钼以及氯等。
作物从种子发芽到最后成熟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需要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基础条件之外,还需要多种营养元素。目前确定的有16种,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铜、钼、硼 、氯等。其中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占作物干物质重的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称为大、中量营养元素,简称大中量元素;铁、锰、铜、锌、钼、硼、氯等含量占作物干物重的万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甚至更低,这些称为微量营养元素,简称微量元素。
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有16种。它们分别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铜、锌、硼、铝、氯。植物对前9种元素的需求量较大,称为大量元素;对后7种元素的需求量较小,称为微量元素。植物对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虽有多少之分,但它们对植物都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彼此间相互不可替代。
应该是16种。
作物体内所含有的营养元素并不都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判断某元素是否是作物必需的,一般有以下几个标准: 1)这种元素对所有作物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缺乏时作物就不能完成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生命全过程; 2)缺乏这种元素时,作物表现出特有的症状,而且只有补充这种元素,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其它任何元素都不能起此作用; 3)这种元素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通过改善环境起间接的作用。 符合这 3 个条件的营养元素目前发现的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锌、铜、锰、钼、硼、氯十六种。
根据在作物体内的含量, 16 种作物必需营养元素分为 3 组: 1)大量营养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钾,在作物体内的含量一般为百分之几。其中氮、磷、钾作物需要量大,但土壤供应量不够,常常需要通过施肥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因此氮磷钾称为作物营养的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 2)中量营养元素:有钙、镁和硫,作物体内的含量为千分之几; 3)微量营养元素:包括铁、锌、铜、锰、钼、硼和氯,在作物体内只有万分之几。
上一篇: 不同阶段母猪的营养调控方案?
下一篇: 羊疾病常规预防知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