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羊疾病常规预防知识有哪些?

羊疾病常规预防知识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羊在生活过程中所发生的疾病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性 质,一般可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和产科病 以及中毒病等。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侵入 羊体而引起的。病原微生物在羊体内生长繁殖,释放出大量的 毒素或致病因子,损害羊的机体,使羊发病,如不及时防治, 有的常引起大批死亡,或生产力严重下降。

羊发生传染病后, 病原微生物从其体内排出,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给其 他的羊,造成疫病的流行。有些急性烈性传染病,可以使羊大 批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寄生虫病是由于寄生虫(如蠕虫、昆虫、原虫等)寄生于 羊体而引起的。当寄生虫寄生于羊体时,通过虫体对羊的器 官、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夺取营养或产生毒素,使羊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生产机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寄生虫病 与传染病有相似之处,即具有侵袭性,使得多数羊发病。某些 寄生虫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不亚于传染病,也对养羊业构成严重威胁。普通病是指除了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以外的疾病。包括内科 病、外科病、产科病和代谢及中毒性疾病。普通病不具有传染 性或侵袭性,多为零星发生,但羊误食某些有毒牧草或毒物, 也会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羊病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国务院 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畜家禽防疫条例》,采取加强饲养 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开展防疫检疫、定期驱虫、预防中毒等 综合性防治措施,将饲养管理工作和防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取得防病灭病的良好效果。

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羔羊痢疾预防与控制

痢疾病在发生时主要表现在羊小肠溃疡与剧烈腹泻上,对于羊的正常生长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对痢疾病防治过程中,可以根据羊的生长现状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比如说,在母羊分娩前20d 左右,可以向母羊注射2 mL的羊痢疾甲醛灭活菌疫苗,提升母羊与幼羊的免疫力。或者可以通过内服0.2~0.5g 的土霉素进行治疗,平均治疗 3d左右,之后再平均每 2d 对羊的生长状况进行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羊可以健康的生长下去,提升羊的存活率。

2.莫尼茨绦虫预防与控制

莫尼茨绦虫是一种发生在羊小肠中的寄生虫而引发的疾病。该类型的疾病在发生时,会以地方性流行的趋势发生,会导致羊出现大面积的死亡现象。在对其防治过程中,可以按照羊的体重调配对应比例的药剂,比如说15~20mg/kg 的吡喹酮;同时还可以按照羊体重服用75~80mg/kg 氯硝柳胺片口服 1 次。在羊出生、成长、成年这 3 个阶段中需要对山羊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从而更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使羊健康的成长。随着环境、温度、饲料不断的变化,羊在成长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病原滋生体的,因此,养殖户需要对羊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提高羊的抵抗力,防止疾病发生对羊大规模的传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3.羔羊消化不良预防与控制

羔羊消化不良是常见的消化疾病,羔羊在患病期间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等症状,对羔羊消化机能的正常运行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羔羊年龄不断的增长,该类型的疾病会逐渐减少。该类型疾病主要发生一些年龄较小的羔羊上。要想保证羔羊可以健康的生长下去,就应该提高对羔羊饲养的管理,保证羔羊生存环境干净、整洁。对于3 个月的羔羊来说,可以加强对其的护理,定期开展抑菌消炎工作,减少细菌的滋生。在对羔羊治疗过程中,如果其出现较为严重的消化不良现象,那么可以用温水喂羔羊消化药乳酶片1~2g 左右。如果羔羊出现腹泻,那么可以向羔羊注射 2 IU/kg 卡那霉素片。如果羔羊出现脱水现象,可以向其注射静脉注射250~300m L 糖盐水。

羔羊的疾病种类较多,除了所开展的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外,在对羔羊饲养过程中可以根据羔羊的生长状况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加强对羔羊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羔羊可以健康的生长下去。改善现有的卫生条件,保证羊圈干燥、整洁;根据羔羊的生长状况来明确羔羊的检疫标准,严格遵守国家制定标准进行操作,提升工作人员的检疫意识,提升羔羊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