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表现从心叶开始出现黄绿条纹症状,逐步发生卷曲向下弯,植株渐矮化、叶片失绿,呈黄白色,最后叶片退淡而枯死。
二、发病规律
据观察发现,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有二个明显高峰,第一高峰期分为7月中旬,这期间的发病原因是由秧苗在秧田被一代灰飞虱危害,被害植株将病毒带到大田后造成的。第二高峰期为7月底8月初,秧苗移栽大田后受二代灰飞虱危害后造成的。
三、发生特点
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和不同移栽时间,不同品种,表现发病有轻重。(1)直播田块重于移栽田块;(2)早栽田块重于迟栽田块;(3)人工移栽田块重于机插秧田块;(4)土质差的田块重于土质好的田块;(5)品种与品种之间抗性有差异。米质好、糯性强、植株较软的品种要重于米质差的植株硬的品种。
四、防治对策
(1)农业防治:坚持调茬轮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据调查,就水稻种植地区而言,自连产承包以来,95%以上的农户一直种植水稻,致使土质结板,肥力下降。化肥用量不断上升,导致土壤恶性循环,病害加重。
(2)增施有机肥,培肥土质,适当控制化肥的使用量,注意增施磷钾肥及硅肥和微量元素,促使水稻健壮生长,增强对病害的抵抗力。
(3)适当推迟移栽时间,尽量避过灰飞虱为害期。
(4)加强水浆管理,做到浅湿勤灌,吨吨清,及时搁好田,促养根保叶增强抗性。
(5)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虫源基数。
(6)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近几年来,焚烧农作物秸秆现象比较普遍,严重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导致土壤板结,通气性差,地力下降,造成僵苗不发,容易引发病害的发生。
五、药剂防治
(1)从麦田开始作手防治好灰飞虱,减少麦田虫源基数。防治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
(2)秧田可用蚍虫林防治好一代灰飞虱,减少病毒传播。移栽前二天还要用药剂防治,做到带药下田。
(3)大田及时用药防治好二代灰飞虱,如发现病株可及时用灭菌成,菌克毒克进行防治,可控制病害蔓延,在防治条纹叶枯病时,可配带活力素进行混喷,其好处,可增加植物营养,激发细胞增殖,活化生理机能,起到增强光合作用,防控病害,促使病株恢复生机效果。
1、调整稻田耕作制度和作物布局,成片种植,防止灰飞虱在不同季节、不同熟期和早、晚季作物间迁移传病。
2、选用抗病品种,调整播期和移栽期,避开灰飞虱迁飞期。
3、收割麦子和早稻要背向秧田和大田,减少灰飞虱迁飞。
4、治虫防病,抓住传毒迁飞前期集中防治。
上一篇: 腹部开放伤如有小肠脱出应怎么处理?
下一篇: 柿子树有深灰色绵蚧,怎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