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搞好农田基本建设。目前对水田比较重视,大修水库,大修沟渠;对旱地重视不足。有条件的地方,把坡地逐年建设设为梯地;有水源的地方应建设为水浇地,喷灌地,滴灌地。形成梯地后,可以减少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其它措施奠定基础。
2、中和土壤酸性提高磷肥的利用率。我县有较大面积的红壤,据土壤普查资料有赤红壤旱地12950亩,红壤180830亩,这部分土壤酸性较重,施入的磷肥生成磷酸铁、磷酸铝等沉淀化合物,降低了磷肥的利用率,使玉米生长瘦弱,早衰,千粒重降低,不能高产。对于这些酸性较重的红壤,每季每亩应施入50—100kg石灰,中和土壤酸性,增强磷的利用率,施用方法是在玉米播种前把石灰撒于地表进行翻犁二次,在此期间能下一次透雨效果更佳,红壤中的铁、铝等离子生成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等化合物达到沉淀的目的,又能使土壤疏松(板结也是红壤的特性),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和保水、保肥能力。
3、种植绿肥。种植绿肥是目前提高土壤肥力的重措施之一。具有经济易行的特点,能给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肥力,应有计划的小春季二分之一的耕地种植苕子、蚕豆、豌豆、兰花子等绿肥作物,除利能增加经济收入外,能给土壤提供1000kg以上的有机肥(包括地下部分)。从种植苕子来讲,一般亩产1500—2500kg,高产的可产5000kg鲜草,每1000kg苕子鲜草含量N5.6kg,含P2O51.3kg,含k2O4.3kg。这是一笔比较可观的数字,如果亩产2000kg苕子鲜草相当于施用氢铵66kg,普钙17.5kg,硫酸钾17.5kg。
4、秸秆进行妥善处理。目标前我县作物秸秆除少部用于饲料、燃料外还有相当多的部分进行当地烧毁,这部分烧毁的秸秆应进行堆沤变为有机肥料或者进行粉碎秸秆还田。
5、利用当地资源 增积有机肥料。我县大春作物洋芋、烤烟、生姜和其它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大部分农肥施于这些作物,一般每亩1000—2000kg,多达4000kg,玉米地施用农肥较少,一般500—1000kg,甚至有相当多的农户下白种,形成掠夺式生产,应利用当地资源,如塘泥、沟泥、鲜草、枯枝落叶、作物秸秆、含量腐质酸较高的腐质土,进行堆沤,增有机肥料,达到每亩玉米地施入农家肥1500—2000kg以上的水平。腐质酸土每100kg加氢氨7—10kg对水拌匀堆沤7—10天,就可施用。
6、适当施入微量元素。就目前我县土壤来讲缺锌或者难以利用锌的土壤较多,如新改梯地,山坡地,油灰地等。每亩应混农家施用硫酸锌或者氧化锌1.0kg左右,连继5—8年,还可以施入其它一些微量元素,如硼、钼、铜、锰、硫等微量元素。
7、作物的合现布局及轮作。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扩种经济作物。根据我县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玉米的前作尽量安排油菜;烤烟、生姜的前作尽量安排小麦。这是因为经济作物经济效益高,农户自然而然的增加肥料的投入,相对而言,对N、P、K等配方肥极为重视,而且也有能力实施。从而改变了土壤营养状况,提高了土壤的理化性能。从油菜方面来讲,大量的枯枝落叶及根系腐烂,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每亩按20000株油菜计算,每株落叶50克,可向土壤提供1000kg菜叶。从小麦方面来讲,小麦是需肥量高的作物,通常讲的瘦地作物。但小麦能改善土壤的现化性质,特别是胶泥地(田)。对难以利用N、P、K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可以为种植烤烟提供有利的施肥措施,为烤烟正常成熟提供有利条件……。根据小麦、烤烟、油菜、玉米的综合特性,应采取小麦—烤烟—油菜—玉米—小麦的轮作方式,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
8、合理的间作套种。合理的间作套种,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玉米产量。如玉米套大豆,玉米套马铃薯,都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玉米产量
上一篇: 怎样卖西瓜才能多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