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番茄晚疫病是一种传染快,损失大的真菌性病害,番茄幼苗、叶、茎和果实都可受感染。幼苗染病,茎变细呈黑褐色,使全株萎蔫或折倒;叶片染病,叶尖或叶缘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茎染病病斑呈黑褐色腐败状;果实染病主要是发生在青果上,发病初期呈暗绿色斑,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不规则云纹状斑。病斑在湿度大时长出白霉。
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株打杈,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7—10天1次,连续4—5次。
1、选用品种 目前应用的番茄品种没有高扩品种,只有较耐病的品种,如强丰、佳粉、中蔬4号、中杂4号等等。
2、轮作 与茄科作物实行3~4年的轮作。
3、栽培管理 选用地势高燥,易灌能排的地块栽培,忌用低洼,潮湿地,雨季注意排水防涝,保护地注意防寒保暖,控制浇水,加强通风,降低湿度。
育苗地应选在无病区,定植不宜过密,要早搭架及时整枝,适当摘除下部老叶,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病叶,病果,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4、药剂防治 由于该病蔓延十分迅速,因此要做好病害预测预报工作,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应立即防治,即发病初期立即喷药,可轮流使用1:0.5:200~250倍液的波尔多液,代森系列(代森锌,锰锌等)600~800倍液,瑞毒铜600~800倍液,杀毒矾400~5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遇雨补喷,保护地内可采用45%安全型百菌清烟剂。傍晚闭棚后,每棚室用药200~250克,把药分成4~5份,均匀分布在棚室内,用暗火点燃,着烟后闭门,次日清晨通风,7天一次,视病情连续熏烟3~6次即可。
1、选用品种
2、轮作 与茄科作物实行3~4年的轮作。
3、栽培管理 选用地势高燥,易灌能排的地块栽培,忌用低洼,潮湿地,雨季注意排水防涝,保护地注意防寒保暖,控制浇水,加强通风,降低湿度。
育苗地应选在无病区,定植不宜过密,要早搭架及时整枝,适当摘除下部老叶,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病叶,病果,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4、药剂防治 由于该病蔓延十分迅速,因此要做好病害预测预报工作,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应立即防治,即发病初期立即喷药,可轮流使用1:0.5:200~250倍液的波尔多液,代森系列(代森锌,锰锌等)600~800倍液,瑞毒铜600~800倍液,杀毒矾400~5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遇雨补喷,保护地内可采用45%安全型百菌清烟剂。傍晚闭棚后,每棚室用药200~250克,把药分成4~5份,均匀分布在棚室内,用暗火点燃,着烟后闭门,次日清晨通风,7天一次,视病情连续熏烟3~6次即可。
1、 选用抗病品种不同番茄品种间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异,例如中粉一号、粉皇后、成功者、中杂9号等都高抗二种疫病,在栽培时要优先考虑选用这些抗病品种。另外,还要根据茬口或地域的适应性,适当选种,露地栽培要选露地专用型品种,早熟栽培的不可选晚熟品种,气候潮湿地区或雨水偏多年份更要选高抗疫病品种。
2、 种子处理防治疫病要从各个细节抓起,对种子进行消毒便是很关键的一点。首先将种子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尔后放在55℃的水中浸种30分种,沥水后则可催芽。
3、 实行轮作因留在栽培地里的病残体是越冬的初侵染源,所以拉秧时不需要清除地面病叶、病果,而且为避免因病菌积累引超突然大发生,应采取与非茄科蔬菜进行2-3年轮作。
4、 加强栽培管理根据地势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当定植密度,不可盲目密植;定植时施足底肥,配方施肥,不可盲目加大氮肥施用量,防止叶面结有水洙;露地栽培注意雨后排水,防止大水漫灌,及时中耕破除板结;及时绑架、整枝和打底叶,促使通风透光,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植株抗逆性。
5、 药剂防治在疫病大范围发生时,喷洒农药是防治疫病最有效的方法,但要注意喷洒药液要及时、周到,以防为主。常用的药剂有: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早疫病还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防治晚疫病可用77.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茎部病斑可用高浓度药液涂抹,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倍液。不管是病叶喷药或病茎涂药,每7-8天1次,连续2-3次,但要注意施药后10天不可摘果上市。
上一篇: 花生种子由哪三部分组成?
下一篇: 糜子选地整地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