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问: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危害有哪些?

问: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危害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鸭的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某些致病性血清型引起的不同类型疾病的总称,其特征是引起鸭的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关节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等多种临诊病症。由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抗原结构复杂,致病性血清型较多,并且极易产生耐药性,给临床用药带来很大的难度,严重影响了肉鸭业的健康发展,目前也是危害肉鸭业养殖效益最严重的细菌性疾病。
  较大的鸭多发生慢性感染,病鸭精神沉郁,减食,不愿行走,羽毛粗乱,下痢,生长迟缓;少数病鸭头颈歪斜,有时转圈或后退,安静时正常,可以采食饮水,受到惊吓立即歪颈转圈,这些弱鸭多发育不良或被踩死;少数病例可有张口呼吸,或者关节肿胀症状。最显著的病变是内脏器官浆膜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沉着,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急性死亡病例最早出现的变化是心包炎,可见心包蓄积浑浊液体,心包膜增厚;病程稍长的病例,纤维素发生机化,心包膜和心外膜粘连,肝脏表面形成一层干酪样渗出物,易剥离,肝实质变脆,胸气囊和腹气囊覆盖干燥的干酪样渗出物,头颈部皮下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程较长的病例气囊和胸壁或腹壁粘连,脾脏呈花斑状或有纤维素附着,母鸭输卵管内充满黄白色渗出物。局部或者慢性感染常常发生于皮肤、输卵管,有时见于关节;慢性病例可见纤维素性脑膜炎、输卵管炎、关节炎、煺毛后可见背侧或腹侧皮肤发生蜂窝织炎或坏死性皮炎(常见于封闭饲养的鸭)。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发病鸭或带菌鸭是主要传染源,主要经过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育雏舍或鸭棚内鸭群拥挤,通气不良,地面潮湿,积粪过多,氨气太重,饲料蛋白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以及管理不良都是发病的诱因。潜伏期一般1-3天,有时更长。
  最急性病例往往无前驱症状突然死亡;急性发病的特征是发病迅速,发病率高,表现神经症状。雏鸭感染后,减食,精神萎顿,嗜眠、缩颈,两腿无力,行动迟缓或不愿行走,表现“吭哧”、“咔咔”等异常呼吸声,眼睛和鼻孔有浆液型或粘液性分泌物,排出白绿色稀粪,肛周常污染粪便;病鸭共济失调,头颈颤抖,运动失调,歪头斜颈,以后全身痉挛性抽搐,很快死亡;少数病鸭阵发性痉挛2-3次后死亡;雏鸭死亡率可达80%。
治疗:佳沙+温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