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番茄 > 怎样防治番茄脐腐病 番茄

怎样防治番茄脐腐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番茄脐腐病发病初期在幼果和青果脐部形成水渍状绿色斑点,逐渐变成暗褐色,以后扩展到果实顶部至大半个果面,病部果肉组织腐烂,失水收缩,顶部凹陷。在潮湿条件下,形成黑色或红色霉状物。
一、发病原因
一是营养比例失调,土壤中钙素不足,番茄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素,以及氮素过多,营养生长过旺,影响钙素吸收,引起果脐周围细胞生理紊乱,造成脐腐病。
二是土壤水分供应失调或不稳定,尤其是在结果期干旱,供水不足时,浇水不及时,土壤水分变动剧烈,幼果和青果脐部大量失水而引起组织坏死;或施用未腐熟肥料或肥料过浓引起烧根,影响水分正常吸收。尤其是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加重钙的缺乏,也会造成脐腐病发生。另外苗不整齐,也可导致部分植株脐腐病的发生。
二、预防措施
1、叶面喷施钙、硼肥 在番茄果实膨大期,选用含有较高浓度的钙、硼肥,每亩地喷肥液45千克左右,每15千克水加入硼肥50克+钙肥150克混匀喷雾。7天之后再喷施1次。对于有轻微脐腐症状的番茄,在喷施叶面微肥的同时,加入百菌清或多菌灵等广谱性杀菌剂,可预防其他病害的发生。对于脐腐病症状严重的果实,及早采摘处理,并对没有发病的嫩果及时喷施硼、钙肥预防。
2、平衡施肥 番茄在果实膨大期施用追肥或冲施肥时,避免选用高钾肥。最好选用氮、磷、钾三元素比例均衡(1:1:1)的复合肥,避免土壤中浓度较高的钾元素影响对钙元素的吸收。应增施有机肥,加强土壤的透气性,改善植株根系的吸收环境。把土壤的PH值调节至中性,对酸性土壤要及时补充石灰质肥料,尽量避免连作。
3、抗旱排涝 夏季常会遇到高温干旱或暴雨天气,如土壤过干或过湿,就会影响根系对钙元素的正常吸收,也容易诱发此病,应当保证土壤见干见湿为好。遇到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遇降大雨要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①加强管理,保证植株水分的均匀供应,特别在初夏温度急剧上升时,须注意掌握水分的供应,田间浇水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②选择保肥水力强、土层深厚的沙壤土种番茄。对土壤过粘或含沙过多,应结合深耕多施有机肥料,如堆肥、绿肥等,改良土壤性状,增强其保肥水能力。
③合理施肥。避免使用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料,或施用肥料浓度过高,烧伤根系。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施,勿过多偏施氮肥。在番茄开始坐果后30天内,适当增施钙素肥料,可用瑞培钙或1%过磷酸钙、0.1%氯化钙或0.1硝酸铵钙或绿芬威三号(一袋兑2至3喷雾器)进行叶面喷洒,从初花期开始喷一次,隔15天再喷一次能收到良好的防病效果。
④可追施硝酸铵钙。每亩每次冲施20至30斤,每隔2至3水冲一次,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