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母猪妊娠后期饲养管理
1、饲喂。母猪产仔前,尤其是产前1个月,随着胎儿发育加快和体重急剧增加,腹腔容积不断缩小。此时要减少青粗料而加大精料喂量。每天分3次共喂混合饲料3千克—4千克,青料1千克—2千克。产前1周,减少精料并提高青料喂量,在日粮中添加脂肪,以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母猪乳脂率。
2、防病。(1)圈舍内外每天清扫冲洗1次,并用5%石灰水或0.2%特杀灵每周消毒1—2次。(2)猪体用百碘杀每周喷雾消毒1次。(3)母猪产前21天,肌注1次预防大肠杆菌苗K88-K99-987P,预防仔猪黄白痢。(4)产前1周每头母猪肌注1次亚栖酸钠维生素E10毫升,防缺栖。(5)产前1周添喂氟强素(100克拌料200千克),预防产后母猪疾病。
二、抓好生产前后各项工作
1、产前。为保证仔猪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应在生产前为其设置相关设施。(1)保温箱:用木板或水泥板在舍内靠墙一角设置,长宽高分别为80—90厘米、60厘米和60厘米。箱一侧靠地面处留一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仔猪出入口。箱底铺放柔软干草,箱内上方挂一盏红外线灯,通过调节高度控温。(2)护仔拦:在母猪习惯靠墙部位,用圆木或铁管距离墙和地面各25厘米处设置,可防母猪沿墙躺卧时压死仔猪。(3)护仔间:在舍外的圈内,用木条围成一定面积的独立圈,与母猪分开饲养,哺乳时放出。适用于10日龄以上仔猪。
2、产中。产仔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把猪下腹和会阴部位清洗消毒。当其出现起卧不安,最后一对乳头手挤时有喷射状奶水,表明即将生产。此时必须看护待产。产仔过程中如出现仔猪假死现象,应及时救护:(1)将仔猪放入温水中,让头浮出水面,洗净身上污物,左手抓其后脚,右手抓住前脚,使头微朝下倒提起来,拍打胸侧部。(2)两手分别握住仔猪头和臀部,有节奏地向腹部挤压、屈伸。
3、产后。母猪分娩结束后即对初生仔猪剪牙:一只手的拇、食指捏住其两侧口角,迫使张嘴露出犬牙,用剪牙剪或电工斜口钳分别剪去左右2对犬牙。
三、强化哺乳期(30日龄内)仔猪管理
1、吃乳。哺乳期仔猪生长的好坏与吃乳关系密切,尤其是头3天的初乳。出生后1小时内,必须让仔猪吃到初乳。人工辅助方式:把体重轻的仔猪固定在奶水多的前排乳头上,反之固定在后排乳头上,经2—3天仔猪便会在指定奶位上吃乳了。一般每天哺乳6—8次,每次吃奶时间不少于15分钟。1—10日龄,每吃一次乳后要及时将其放入保温箱内,直至10日龄后改用护仔间分开饲养。
2、防病。(1)圈舍内外保持干净,舍内防潮保暖,保温箱每天换干草1次。(2)仔猪1、7、21日龄时,每头肌注5%氟尔康0.5毫升、0.6毫升和2.3毫升,预防腹泻与早期呼吸道综合症。(3)3日龄时每头肌注牲血素1毫升,
补铁;4—28日龄每头肌注0.1%亚碱酸钠维生素E0.5毫升,补硒。
3、断尾。在仔猪7—14日龄时进行。(1)把橡皮筋沾上消毒液,在距尾巴2.5厘米处勒紧,5—7天可脱落。(2)两手抓仔猪后腿朝上提起并分开60度,另一人一手抓提尾巴一手拿手术刀,快速截去距尾基部1.5厘米以上的尾巴,之后用紫药水消毒伤口,2—3天可愈,刀具每次使用前均消毒。
四、搞好仔猪训食与断奶工作
1、训食。(1)7日龄后,用颗粒饲料或炒熟玉米撒于食槽中诱食。(2)用温开水把颗粒料拌匀,涂一部分在母猪乳头上,另一部分人工饲喂。这两种方法均可在训食4—7天后收到明显的效果。
2、断奶。30日龄的仔猪有较强的食欲,而母乳已供应不上,这时应断奶。在开始断奶第1周内,仍需使用颗粒或乳猪饲料。从断奶第2周开始,逐步减少颗粒或乳猪饲料的比例,而加大仔猪料用量,直至7天后全部换用仔猪料饲喂。
上一篇: 大豆的营养价值有哪些?如何利用?
下一篇: 羊肝片吸虫病临床病理变化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