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品种的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的大小确定适当的移栽秧龄。凡品种越早熟,叶数越少,其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就越小,有效分蘖总节数也越少,如果秧龄太大移栽,则在大田的有效分蘖就太少或无。因此,这类早熟品种移栽秧龄要比迟熟(叶数多的)品种适当小些。
(2)根据品种和秧龄的大小确定插植基本苗数。根据品种的叶数和伸长节间数可算出它的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根据叶蘖同伸关系可算出最高有效分蘖节位,再根据移栽后的起步蘖位一般是秧龄减1,就可以推算出它在大田直接从主茎长出的一次有效分蘖数。计算公式是:
主茎在大田一次有效分蘖数=主茎总叶数-伸长节间数-秧龄-1
例如,15叶,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插6叶秧,则其主茎在大田的一次有效分蘖是3个(15-5-6-1=3)。从计算公式可知,品种叶数越多、移栽秧龄越小,在大田的一次有效分蘖越多,插植的基本苗数越可少些。反之则相反。
(3)根据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的迟早制定水肥。知道了某品种的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是第几叶之后,可以有计划地制定采取促进有效分蘖的水肥措施和控制无效分蘖的水肥措施。
上一篇: 如何修剪猕猴桃雄株
下一篇: 饲料厂常用的除尘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