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实行秸秆回田,二是发展种植绿肥,三是增施农家肥,四是施用生物有机肥。
1、增施有机肥。堆肥、沤肥、饼肥、人畜粪肥、河湖泥等都是良好的有机肥。 2、提倡秸秆还田。 3、粮肥轮作、间作,用地养地结合。 4、栽培绿肥。主要绿肥品种有苜蓿、绿豆、田箐。
1、增施有机肥。有机肥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剂,它既能熟化土壤,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又能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不断供给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2、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推广以小麦、玉米等秸秆还田以及喷施腐化剂技术,既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又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肥供肥性能,节约化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3、实施农作物间套种轮作技术。近年来,农作物复种指数越来越高,致使许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肥力下降。实行轮、间作制度,调整种植结构,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不仅可以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还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因地制宜种植绿肥。种植绿肥可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素,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及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减少连作障碍及下茬化肥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5、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养分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它能满足作物均衡吸收各种养分,达到有机与无机养分平衡,减少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
上一篇: 蚕豆有哪些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