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麦田中后期管理关键技术有哪些? 其他禾谷类

麦田中后期管理关键技术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拔节孕穗期是小麦一生中水肥需要量最多的时期, 也是对水肥最敏感的时期。 此期水 肥供应充足,可防止小麦小穗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为穗大粒多粒饱打好基础。对晚播目 前尚处在拔节前期的麦田,可趁墒或结合浇拔节水每亩施尿素5~7 .5公斤,可起到促穗大 粒多的作用;对于已经进入拔节中期的水地高产田,可在浇好拔节孕穗水的基础上,每亩可 用喷施宝1支加尿素1公斤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肥, 可防止脱肥早哀, 起到保花保粒增粒重 作用。 二、加强测报,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随着春季气温升高,小麦病虫害也陆续进入盛发期,因此,要做好春季病虫害的监测 和防治工作,一旦达标,立即防治。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要抓住三个关键期,一是拔节孕 穗期主要做好小麦纹枯病、红蜘蛛的防治,水地麦田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亩70克或 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5~20克兑水50公斤 喷撒小麦基部防治纹枯病,红蜘 蛛用40%乐果每亩75克加所值12克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 二是4月下旬-5月上旬, 每亩用4.5% 高效氯氰菊脂40克加所值12克加50%多菌灵80克加15%三唑酮75克综合防治锈病、白粉病、 赤霉病、吸浆虫、蚜虫、粘虫等。三是麦收前后查治腥黑穗病, 麦收前发动群众人工拔除病 株并焚烧,病田小麦单收单打、单晒单存、减少菌源切断传播。 拔节后杂草严重的麦田,要进行人工除草,严禁使用化学除草,以免造成药害。 三、关注气象预报,预防小麦冻害 春季是寒潮的多发期,小麦拔节后抗冻能力减低,尤其对播量偏大的麦田,个体生长 较瘦弱,防冻害和抗倒伏能力降低,一旦遭遇寒潮天气,更容易遭受冻害。因此,要及时关 注天气预报,在寒潮来临之前,要采取提前灌水、喷洒防冻剂等措施,预防冻害发生。对于 已经发生冻害的麦田,要及时补水补肥,促苗快发,促新分蘖生长;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 可用营养液肥溶液进行叶面喷洒,促进麦苗尽快恢复生长,降低冻害损失。 四、搞好中后期叶面喷肥。小麦抽穗灌浆期,每亩用1支喷施宝加1公斤尿素或0.2公 斤磷酸二氢钾兑水 50公斤 进行叶面喷肥1-2遍,延长叶片功能期,预防干热风,增加千 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