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综合防治?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细菌在豌豆、蚕豆种子 | |
里越冬,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植株徒长、雨后排水不及时、施肥过多易发病,生产上遇有低温障碍,尤其是受冻害后突然发病,迅速扩展。反季节栽培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建立无病留种田,从无病株上采种。(2)种子消毒 用种子重量0.3%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进行温汤浸种,先把种子放入冷水中预浸4—5小,移入50℃温水中浸5分钟,后移入凉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3)避免在低湿地种植豌,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4)发病初期喷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一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蚕豆、豌豆、绿豆病害以收获籽实为主要目的而栽培的豆科草本植物,称做豆类作物。其中以种实供粮用或菜用的统称为食用豆类;如蚕豆、豌豆、绿豆 大豆等。其经济重要性仅次于禾谷类作物。 |
一、症状 为害茎、荚和叶片。较老植株叶片易染病,病部水浸状,圆形至多角形紫色斑、半透明,湿度大时,叶背出现白色至奶油色菌脓,干燥条件下产生发亮薄膜,叶斑干枯,变成纸质状。茎部染病,初生褐色条斑。花梗染病,可从花梗蔓延到花器上,致花萎蔫、幼荚干缩腐败。荚染病,病斑近圆形凹陷,初为暗绿色,后变成黄褐色,有菌脓,直径3~5毫米。
二、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在豌豆种子里越冬,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植株徒长、雨后排水不及时、施肥过多易发病,生产上遇有低温障碍时,尤其是受冻害后突然发病,迅速扩展。反季节栽培时易发病。
三、防治方法
①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3%的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进行温烫浸种,先把种子放入冷水中预浸4~5小时,再移入50℃温水中浸5分钟,最后移入凉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避免在低湿地种植豌豆,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发病症状种子、茎、荚和叶片都可受害。种子带菌的幼苗即染病。植株叶片染病,病部水浸状,圆形至多角形紫色斑、半透明,湿度大时.叶背出现白色至奶油色菌脓,干燥条件下产生发亮薄膜,叶斑干枯,变成纸质状。茎部染病.初生褐色条斑。花梗染病,可从花梗蔓延到花器上.致花萎蔫、幼荚干缩腐败。荚染病,病斑近圆形稍凹陷,初为暗绿色,后变成黄褐色,有菌脓。
防治方法 种子消毒:先把种子放入冷水中预浸4~5小时,再移入50℃温水中浸5分钟,最后移入凉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采用高畦栽培,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30%绿得宝悬浮剂500倍液,或25%唯它灵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①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3%的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进行温烫浸种,先把种子放入冷水中预浸4~5小时,再移入50℃温水中浸5分钟,最后移入凉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避免在低湿地种植豌豆,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上一篇: 黄花菜的"两改一增"施肥技术?
下一篇: 鸡新城疫的病原?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