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分蘖两极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以下两个 因素有关。① 主茎与各蘖间发育时期上的差异:在小麦开始幼穗分化后,主茎与各级位蘖在穗发育上呈现明显差异。一般表现为主 茎穗发育早于各分蘖,低位大蘖早于高位小蘖。 越是早生的蘖与主茎的差距越小,越是晚生的蘖与大蘖及主茎的差距越大。 这一差距是导致分蘖两极分化的内在原因。② 营养物质分配中心的转移:在主茎幼穗开始分化之前,主、蘖生长量均不大,且主茎养分可输给分蘖,分蘖呈较大的 生长优势。 当主茎穗发育进人二棱期后,生长中心渐次向主茎转移,营养物质的分配亦向相对独立过渡。当主茎穗发育进入 雄蕊药隔期时,节间伸长量及植株生长量剧增。 凡与主茎穗发育相近的低位大蘖,同主茎一起急剧拔节;凡较主茎穗发育落 后两个发育时期的小蘖,因其生长量受自身穗发育的制约,生长量很小。 这样就在主茎与各级位蘖之间呈现明显的生长不均 现象,即主茎和大蘖呈明显的生长优势,也成为当然的营养物质供应中心,而小蘖则由于生育停滞而衰亡。 (3) 分蘖成穗及调控单株或全田分蘖成穗的多少,因品 种、播期、密度、管理措施等差异很大。 在一般生产条件下,小麦的分蘖成穗率(包括主茎)为35%左右,但也有低于10% 或高于60%的。
上一篇: 葛根的生长分布在哪些地方?
下一篇: 如何配制混合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