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灰地种蝇的形态识别? 其他

灰地种蝇的形态识别?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中国各地普见;朝鲜、日本、非洲欧洲西伯利亚北美也有分布。体灰黑,长4~6毫米。裸,雄性两眼几乎相接。间额极狭,黑色,宽约等于触角等3节的1/3~1/2;雌性额宽,前部一般红棕色。触角芒具短细毛。部背面翅前鬃长不超过第 1后背中鬃的一半;小盾片腹缘具毛。雄性后足股节端半部有一列前腹鬃、后腹面端半部有鬃5~6,后足胫节后腹面密生一行(基部常为双行)约等长的直立细鬃,其尖端向下弯曲。腹部背板正中有暗色纵条,各背板前缘暗色。雄性第5腹板侧叶近末端有并列短鬃2,侧叶外侧鬃毛长大。

椭圆形,乳白色。幼虫略带淡黄色。蛹略呈圆筒形,黄褐色,两端稍黑。幼虫为害花生豆类瓜类棉花十字花科蔬菜等。幼虫在土中危害种子,取食胚乳或子叶,引起种芽畸形、腐烂而不能出苗;危害幼苗根茎部,造成萎凋和倒伏枯死,并传播软腐病; 危害留种株根部,引起根茎腐烂或枯死。南方以幼虫、北方以在土中越冬。次年3~4月大量羽化,并到有机肥料及其附近土下产。4~5月第 1代幼虫钻入花生种子内蛀食子和胚叶,形成大量缺苗现象。有时为害幼嫩的或钻入幼苗基部。完成 1代所需时间与气温有关。 成虫活泼,吸食肥料和花蜜,对未腐熟的粪肥及发酵的饼肥有很强的趋性。